大陸2020年版《中國藥典》,終於將穿山甲除名。圖╱資料照片
【本報綜合報導】據人民日報旗下健康時報報導,在中國大陸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中國藥典》,穿山甲、馬兜鈴、天仙藤、黃連羊肝丸等四個品種未被繼續收載。其中,穿山甲6月5日已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報導稱,馬兜鈴、天仙藤的基源均為馬兜鈴同屬植物的不同藥用部位,未收載的原因可能是由於其存在腎毒性。而黃連羊肝丸未收載的原因,是因為處方中含有「夜明砂」(蝙蝠類動物的糞便)。
大陸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則6月5日公告,將穿山甲屬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健康時報指出,提升穿山甲保護級別、制定保護計畫、加強對非法獵殺和交易的打擊,在大陸已被呼籲多年。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中國辦公室高級科學顧問孫全輝表示,「穿山甲保護級別提升是形勢所迫,也是大勢所趨。」穿山甲已由華盛頓公約(CITES)附錄Ⅱ升至附錄Ⅰ,這代表所有穿山甲的活體、死體及製品的國際商業性貿易均被禁止。
孫全輝說,大陸將穿山甲升至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利於加大保護力度,對於拯救瀕臨滅絕的穿山甲無疑具有積極的作用。
健康時報指出,穿山甲是全球最為瀕危的野生動物之一。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TRAFFIC)的數據顯示,穿山甲也被認為是全球非法走私量最大的哺乳動物。
報導稱,《中國藥典》2020版編制大綱明確提出,野生資源枯竭的品種將從藥典退出,這或許是穿山甲未收載進本次藥典的原因之一。
華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吳詩寶曾表示,大陸穿山甲的種群數量自1970年代以來已至少下降90%,距離滅絕僅一步之遙。從保護的角度講,穿甲山不入藥對中國乃至全球穿山甲保護都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