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鏡魔鏡

文/阿布 |2020.06.01
972觀看次
字級

文/阿布

已經是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的年代了。科技大規模滲透進我們的生活,身邊充斥著看不見的電磁波;隨時都有人點亮手機,動動手指,整個世界就在你的指尖底下(啊多麼像電信公司的廣告文案),平而光滑。

現在已經愈來愈少人用手機來撥電話了,那彷彿已是上個世紀的儀式──那時的電話笨重而大,需要默背一組號碼,那組密碼能帶你穿過海,穿過霧,穿過城市裡錯綜複雜的地下線路,直接連結到你要找的那個人,讓他手邊的電話也響起來。那時候兩個剛認識的人交換電話號碼,把那些數字用原子筆珍重的寫在小紙條上,就已經是一種隱微的邀請。我給你只屬於我的密碼,約好的那段時間我會坐在這裡,靜靜的等你來;即使沒辦法實際見到你,但我真想聽聽你的聲音。

那時候在電話前等待約定的時間到來,電話依約響起,像西部片裡站在家裡的木門前等待送信的馬車,遠遠的揚起塵埃,從村子口的泥土小路搖搖晃晃的過來。那樣的等待是緩慢的、是泛黃的,那樣的等待像一種必要的儀式,本身就帶有許多訊息。而現在路上誰都隨時在回覆line、在接收messenger;手機接上行動網路彷彿裝上翅膀,點開幾個鍵,隨時隨地就能在雲端飛翔。

然而用聲音、用文字來傳遞訊息,已經是手機最基本的功能了。在這個進化到習慣相片與影片的時代,讓你聽見我的聲音還不夠,還要你直接看見我,以及我所見到的世界。手機廣告主打的也從外型與運算速度,變成前鏡頭後鏡頭分別有多犀利,誰的相機內建修圖軟體,誰又是新一代的自拍神器。

自拍,二十一世紀開始爆紅的名詞;誰都會自拍,但自拍並不只是拿著手機對著自己按下快門那麼簡單,光是自拍的姿勢也需要精打細算。怎麼笑,怎麼縮下巴,鏡頭怎樣四十五度角由上往下拍過來,都是少女小小的心機。如何用髮型修飾自己臉部的線條,該側過多少角度臉才會看起來比較小;每張照片背後是一連串的設計,自拍是日常小規模的展演,是劇場,是伸展台,自己是設計師也兼任模特兒,臉就是自己忠誠擁護的品牌。

啊我們的臉,在這個時代如此重要。臉是外觀,是第一印象,是書的封面;在這個快速到沒時間好好翻閱一本書的年代,看到封面的第一眼,那十分之一秒的閃電,瞬間就已經決定了一切。

我們學著修飾自己的臉,不管是用修眉刀、化妝品、肉毒桿菌素還是修圖軟體,都在讓它朝我們的理想更靠近一點。除了自己修飾,有些人還強迫別人要按自己的意思修飾(每個人多少都聽過「女生上班/出門不化妝就是沒禮貌」之類的話),修飾多了也就衍伸出自己的文明。

一張張的臉集結起來成為一本書,在那樣的書裡面連文字也成為配角,如同facebook漸漸被主打視覺的Instagram取代,誰說自拍照就是膚淺,就不能像文字一樣傳達訊息?一位精於自拍的少女,一張相片裡神態表情姿勢妝容擺設所釋放出來的資訊量,搞不好超過一篇文章的總和。

每一次自拍其實都預設著,這張照片將在某時某地被別人所看見。有人來過了,留下一個讚,或是一個愛心;但是接下來呢?手機深邃而黑的鏡頭像一座不見底的深淵,自拍的時候你凝視著深淵而深淵也凝視著你,深淵的另一頭連結到網路上無數虛擬的瞳孔,你像是被失去面目的大眾窺視著、簇擁著,觀眾大規模的盛放,下一秒他們卻又好像退潮般集體缺席,誰也沒有注意到你。

手機是現代人的魔鏡。連上網路的智慧型手機像魔鏡無所不知也無所不能,彷彿就代表了智慧的本身;手機是一切問題的謎底,也是一切答案的終結。手機的鏡面也映出了自己的影像。有些人自拍只是單純為了留下紀念,另一些人自拍的時候心裡其實想問手機:「魔鏡魔鏡,我是不是像過去一樣美?」「魔鏡魔鏡,我是不是還被大家羨慕,還受人歡迎?」這時候把自拍照放上網比去行天宮問事還有效,光是看著螢幕上跳出攀升的讚數就能夠讓自己心安,不用燒香默禱,也不用反覆擲茭。

《哈利波特》裡也有另一面鏡子,能忠實呈現人心中欲望的「意若思鏡」(Mirror of Erised)。J. K. 羅琳在這裡玩了個文字遊戲,「Erised」一字在鏡中的倒影即是「欲望」(desire)。上傳到社群軟體裡的自拍照,也是一種意若思鏡嗎?因為自拍不是風景照,不是街拍,也不是生態攝影,自拍照裡幾乎所有的參數都是由自己設定的:在哪裡拍,和誰拍,做什麼的時候拍,和什麼東西一起入鏡,穿什麼衣服以什麼表情用什麼角度拍,拍醜了可以無限輪迴刪掉再拍一次。

自拍這樣空白而自由的特性,某部分遙遙呼應了心理學所說的「投射」(projection):被我們層層粉飾得萬無一失的自拍照,或許也因此洩漏了一部分自己真正的內心。那是想望,是自己最希望被別人看見的那一個面向。是真實,但也不是完全的真實。這或許也是為什麼有研究指出,使用社群軟體反而會增強憂鬱感。畢竟許多人會放上社群軟體分享的自拍或動態,都是自己最風光的那一面啊;很少有人會在剛哭過,剛睡醒,披頭散髮、眼角還黏了眼屎的時候自拍上傳的。

那些千錘百鍊的自拍,永遠是在各種條件準備就緒,燈光、道具、擺位都已臻完美之境的瞬間,才按下快門。那時手機的螢幕一閃,世界就此被切片風乾保存在一張自拍照裡;在那記憶體內存放著的,數十甚至上百張時間的標本之中,反覆斟酌、修圖、刪刪改改,最後上傳到雲端的、那唯一的一張,隱約有一種下好離手的氣勢,一種永不回頭的蒼涼。魔鏡魔鏡,在這張照片裡,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自己;即使在未來,眼前所見都將不免要毀壞,我有確實留住我生命中,最美好的那個瞬間了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