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野生動物 就是愛人類 |2020.05.25 語音朗讀 173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維塔爾認為,攝影可以改變世界。圖/取自網路 一群桑布魯勇士生平首次摸到黑犀牛;維塔爾記錄了這個畫面,獲二○一五年世界新聞攝影獎自然類第二名。圖/美聯社 維塔爾拍下人與大象的互動。圖/取自網路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攝影師維塔爾(Ami Vitale)十八年遊歷百國,替《國家地理》工作,是世界新聞攝影獎得獎常客;這些年她拍攝野生動物,發現攝影真的可以改變世界。一旦動物都消失,人類也會消失。維塔爾認為,不論戰爭、貧苦或健康,大自然對所有事物都有影響,人類與動物的命運息息相關。長頸鹿溫柔親吻是她最愛畫面《國家地理》網站在十五日「國際瀕危物種日」發布文章,內容是旗下攝影師選出自己最喜歡的攝影作品。維塔爾最喜歡的照片中,年輕的長頸鹿孤兒「Twiga」伸長脖子,親吻野生動物飼育員Lekupinai,這個溫柔時刻,讓人們瞥見跨物種的情感聯繫。維塔爾二○一五年獲世界新聞攝影獎自然類第二名,得獎照片攝於肯亞,一群年輕的桑布魯勇士,生平首次摸到黑犀牛;這頭幼犀在母親遭盜獵者殺害後成為孤兒,被送到保護區照顧。維塔爾二○一八年再獲世界新聞攝影獎自然類第一名,作品名為〈曾害怕大象的勇士,如今保護牠們〉,圖中桑布魯勇士Joseph Lolngojine當起大象照護員,照顧一隻剛獲救的小象「Kinya」。維塔爾還是業餘攝影師時,來到西非幾內亞,待了六個月,直到旱季結束,耗盡食物,只剩下兩袋米,飢餓讓她改變看待世界的方式。此後十年,她記錄多次衝突、戰爭、人物故事,還有貧窮和安全問題。她發現,看似與大自然無關的事物,其實都依賴自然。二○○九年,發生了一件改變她的故事。她在捷克的朋友告訴她:「維塔爾,這裡有世上最後四隻北非白犀牛,我們打算把牠們從捷克的動物園空運到非洲,算是拯救這個物種的最後一搏。」二○一八年,她又接到肯亞朋友的電話,「快點來,維塔爾,『蘇丹』明天就要去世了」。蘇丹是地球上最後一隻雄性北非白犀牛,牠的死亡宣告物種滅絕的命運。維塔爾認識蘇丹九年,她搭上飛機,去見牠最後一面。蘇丹周圍圍滿愛牠的人,大家都在哭泣。維塔爾說,蘇丹的去世為人類敲響警鐘,人類必須將自己視為自然的一部分。犀牛、象、貓熊各有動人故事維塔爾說,大家都關注保護動物免遭偷獵的故事,但忘了關注跟野生動物住在同個環境的人,他們才是保護動物的關鍵。肯亞桑布魯人過去沒見過犀牛,因為犀牛在當地絕跡。桑布魯人的終極夢想,是讓犀牛回到他們身邊。維塔爾表示,生態系統非常複雜,拿走任何一樣東西,都會讓生態系統消亡。大象是大自然的工程師,牠們能撕碎樹木,讓草地得以生長,讓其他動物存活,人類也存活下來。而現在,曾經非常害怕大象的桑布魯人也照顧起大象。當小象落井,肯亞人會在現場等母象回來,若等不到,就把小象帶到保護區。小象最終會被野放,有機會與家人團聚。維塔爾說了一個她最喜歡的故事。她曾加入拍攝大貓熊「盼盼」的攝影團隊,盼盼一副害怕離開家的樣子,她想要走近牠,於是扮成一棵樹,讓盼盼看不到她。結束後,她說服《國家地理》,為此拍攝一個故事。她發現,現在大貓熊大多以可愛的形象存在,其實牠們是神話般的古老物種,已存在地球上八百萬年。中國大陸的大貓熊開始被放回野生環境,維塔爾說:「我們可以拯救大貓熊,但也得拯救所有瀕危物種,最終拯救我們自己。」 前一篇文章 南極升溫藻類爆發 白雪抹青綠 下一篇文章 學童拍攝大地 鳳蝶、螃蟹都是驚喜 熱門新聞 01【詩】 颱風天裡播放Heisei2025.07.1402【修行在人間】佛心的慈視22025.07.1303【圖文書】《當你發現一顆剛剛好的石頭》 一顆石頭 一個新發現2025.07.1304【閃文集】印刷的奇蹟2025.07.1505儀式 創造不凡生活2025.07.1306【森活筆記】皺葉椒草 綠色解憂神器2025.07.1307做一棵照亮別人的「科技樹」2025.07.1308大馬關丹站VEGRUN 跑出綠色行動力2025.07.1509【特搜啟示】2025.07.1310南非德本協會捐輪椅 點亮受贈者人生2025.07.1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造紙不砍樹 石頭紙環保耐用馬賽克名校 傳授獨門古藝印度雨林方舟 女園丁掌舵美政策轉彎 輝達H20晶片恢復銷陸壁畫振興術 荒城再現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