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錦雲將剖好的香腳,捆成一束束的「香腳花」。
圖╱記者江俊亮
【記者江俊亮嘉義報導】嘉義市雲霄厝因鄰近地藏庵等寺廟,早年手工製香技藝遍地開花,不過隨著機械普及,這項傳統技藝也逐漸失傳;如今當地還有藝師邱錦雲身懷這項技藝,能以一節竹筒、剖出「千枝香腳花」絕活。
年近七旬的邱錦雲表示,雲霄厝位於嘉義市「雲霄古道」上,過去是進出古諸羅城北門、東門的通道,當地鄰近有地藏庵、城隍廟、媽祖廟等寺廟,都是香火鼎盛的廟宇,因此當時製香、金紙產業非常發達。當地更流傳一句話:「雲霄厝一年四季都開花,開的是香腳花」,剖好的細竹籤(香腳)捆成一束束,攤開在地上日晒,猶如一朵朵盛開的花,這就是「香腳花」。
七歲就跟著家人剖香腳的邱錦雲,一節竹筒可以剖十二片竹簡,每片竹簡再剖成九十六枝竹籤,經過多次對半剖,每枝細竹籤直徑僅約零點三公分,一束「香腳花」約由五、六千枝細竹籤組成。
邱錦雲表示,她過去一天可以剖三十束的「香腳花」,也就是大約十六、七萬枝香腳,但辛苦工作一整天,竟然還換不到一斗米,可見當時工資微薄,生活十分艱辛。至今,她還留下已被剖出缺口的柴刀。這些蘑菇狀的「香腳花」晒乾後,由製香師傅將香腳浸入摻有中藥材,或檀香等原料的香料中,再經撥、滾、甩、抖、搓等動作,香腳就會均勻黏上香料,製作成拜拜的香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