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底野放的黑鳶「小茄子」,北返回家過程創下許多台灣觀測紀錄。圖/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
【本報訊】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於4月27日,野放了1隻因老鼠藥中毒已康復的黑鳶小茄子,5/4單日牠從屏東飛到宜蘭,途經中央山脈時還爬升高度至2500公尺。第二天已抵達大陸外海無人島,最新消息指出,小茄子已進入大陸境內被溫州鳥友拍到,振奮台灣鳥類研究。
延伸閱讀:影音/灰喉山椒鳥養小孩 稀有畫面全紀錄
黑鳶小茄子,牠堅韌的生命力創下許多台灣觀察黑鳶的紀錄。今年2月黑鳶小茄子在屏東的某茄子園墜落,因牠凝血功能異常,獸醫推測為疑似老鼠藥中毒。經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觀察後,發現黑鳶因身上還有許多白色花紋,應還未滿3歲,推測是去年春夏出生的幼鳥。
經2個多月的照顧,小茄子已康復並評估後能重新野放展開新生活。野放時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在牠背上裝輕量的衛星追蹤器,觀察牠的飛行路線。
4月底小茄子剛野放時,牠仍在屏東一帶飛行,想不到上週二(5日)小茄子一舉北飛,從屏東沿著中央山脈直奔宜蘭,休息一夜後隔日抵達基隆,除了飛行高度和距離,以前台灣南部的黑鳶只分布台南以南,北部的黑鳶只在桃園以北,中部就像個「結界」,小茄子打破了兩地黑鳶本無交流的紀錄。
目前研究室倚靠輕量追蹤器觀察小茄子的路徑,有人擔心這是否會影響飛行,研究室解釋追蹤器是用繫繩,讓牠像背包一樣背著,重量只有體重的3%,對飛行影響小且1~2年後繫繩就會風化斷裂讓追蹤器脫落,這也是國際間的普遍作法。追蹤器運用GPS衛星定位,再透過手機訊號傳送資料,靠太陽能充電,所以理論上只要有手機訊號的地方,研究室這都可追蹤到。
令人驚訝的是,上週五(8日)小茄子繼續從富貴角出發,跨海飛了200多公里抵達大陸外海,讓研究人員更振奮,更驚人的是在野放後兩天內小茄子狂飛460公里,已進飛入大陸境內,溫州鳥友陳光輝恰好拍攝到飛行英姿。

圖/翻攝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臉書專頁
溫州鳥友陳光輝,受保護區委託到無人島做鳥類調查,這是他第一次到那座小島,居然正好就遇到小茄子。陳光輝的記錄描述「自己於5/9當天中午11時30分~下午4時左右離島,島上就只有一隻黑鳶。當天島上風非常大,而且經常起霧,估計不利牠飛行。
陳光輝拍下的照片清楚可以看到小茄子背上的發報器以及藍色的M5腳環。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說,從照片中看到小茄子的飛羽狀況仍然相當不錯,讓人安心。基於安全考量,不會再每天公布小茄子的動向,待牠確定抵達目的地之後,安全無虞的情況下才會對外公開。
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說,希望牠可以順利返回出生地,創造更多的歷史紀錄,揭開他的身世之謎。同時,研究室也呼籲,繼續努力減用老鼠藥、多多支持台灣的友善農業,讓台灣的環境變得更好,期待小茄子秋天可以再度造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