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拉克風災紀念館 蛻變啟程 迎向未來

文╱人間社記者邱雅芳 |2020.05.11
1941觀看次
字級
莫拉克風災紀念館設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內。圖╱人間社記者邱雅芳
「重回莫拉克」沉浸式劇場。圖╱人間社記者邱雅芳
莫拉克風災紀念館一隅。圖╱人間社記者邱雅芳
「會吸水的城市」單元。圖╱人間社記者邱雅芳
館內系統性地展現防災、救災新觀念。圖╱人間社記者邱雅芳
大規模崩塌教育專區。圖╱人間社記者邱雅芳
氣象即時監測與預警單元。圖╱人間社記者邱雅芳
館內記錄著巴楠花部落小學的「希望與重生」。圖╱人間社記者邱雅芳
「希望與重生」主題區。圖╱人間社記者邱雅芳
國軍即刻救援模型。圖╱人間社記者邱雅芳

文╱人間社記者邱雅芳

2009年8月8日莫拉克颱風重創南台灣,造成近半世紀以來台灣最嚴重的水患,損失規模超過1959年的「八七水災」。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在災後10年,成立「莫拉克風災紀念館」,以模擬劇場、影片、模型及科學互動教具等方式,讓民眾了解風災點滴,強化防災救災觀念。

莫拉克是台灣氣象史上傷亡最慘重的颱風,許多地方降雨相當於當地一整年的雨量,風雨引發的山崩、土石流、淹水等災害,至少造成681人死亡、18人失蹤,尤以高雄甲仙小林村474人遭活埋最為慘重,世界氣象組織因此決議將「莫拉克」在熱帶氣旋名單中永久除名。

災後,政府與民間攜手踏上重建之路,風災5周年時,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在高雄市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北館設置「莫拉克風災重建展示館」,完整記錄風災歷史及救災重建過程。

2019年,也就是莫拉克風災10周年,相關單位對「莫拉克風災重建展示館」進行整修及局部更新,重新命名為「希望.未來──莫拉克風災紀念館」,系統性地展現近年來防災、救災新觀念和成果,藉以提升國人災害的危機意識。

風災紀念館分為「莫拉克的記憶」、「與災害共存」、「希望與重生」、「水土保持防災教育專區」等四大主題,不僅展示回顧災害歷史、系統性了解莫拉克風災的救援與重建經驗,民眾還可以掃描QR code,獲得即時導覽。

與災害共存

科學角度看天災

「與災害共存」展示台灣面臨的災害衝擊與威脅,從科學角度認識台灣之自然易致災性、社經發展影響及氣候變遷衝擊。「看看颱風怎麼跑」透過互動展示,讓觀眾認識颱風科學,了解台灣與颱風的關係。

「會吸水的城市」以大型光雕投影,讓參觀者了解如何讓家園變成不怕淹水的城市。「海岸災害」運用AR科技互動,實境體驗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蝕及暴潮危機。

「大規模崩塌」教育專區,透過模擬互動與監測文物,介紹大規模崩塌的定義、成因及案例。「防災社區╱防災校園」透過自主防災,教育民眾建置自主防災社區、打造韌性防災校園,讓防災觀念扎根。

「氣象即時監測與預警」經由文物及模擬展品,讓參觀者了解劇烈天氣的即時監測與預報、預警作業。「防災大作戰」可讓民眾動動手腳,以互動AR學習防災知識。

莫拉克的記憶 沉浸式劇場

展場內的「重回莫拉克劇場」,以14分鐘時間讓觀眾身歷其境,猶如回到2009年8月8日「莫拉克颱風」發生那一天;這種能讓觀眾參與互動,甚至忘我的體驗,彷彿置身當時的環境當中,也就是所謂的「沉浸式劇場」。

館內的「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誌」,全文約1700字,透過文字、互動媒體方式記載災後重建過程與成果。還有已故導演齊柏林空拍照片,記錄土石流、大規模崩塌、堰塞湖與滅村、河道水庫淤積漂流木、風起水湧的惡灌南台灣,寫成莫拉克颱風的複合型災難筆記本。

「國軍即刻救援模型」真實模擬海、陸、空救援場景,包括救災兵力派遣、空中飛行管制、罹難人員搜尋、道路橋梁搶通、孤困山區搜索、各項機具派遣支援、空中兵力派遣、維生物資運送、執行消毒防疫、台東搶灘運補等救難工作。

「將心比心,全面動員」則以影像介紹台灣人在風災中展現的愛心;「杉林大愛社區模型」見證88天完工的奇蹟,是災後第一個入住的族群融合永久屋社區。此區還有一件木雕作品,由泰武國小103年畢業班學生共同創作,示意將靈魂帶到新部落繼續延續。

推廣教育活動

學習水保知識

「希望與重生」主題區有兩個單元:「迎向未來」以土地記憶,認同生命,蛻變啟程,永久屋基地10年之後還要繼續迎向未來。「希望重生劇場展現」以風災中的3個生命圖像,10年之後,交織成一段希望重生的故事。

「水土保持防災教育專區」為水土保持及土石流防災教育資料庫,展出相關教材教具、圖書繪本及影片,提供學校申請借用施教,並於周末假日定時舉辦推廣教育活動「水保防災加油讚」,希望能讓民眾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正確的水保防災知識,搖身變為防災達

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