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立法院院會昨天三讀通過「中央政府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預算追加預算案」,包括防治經費一百六十五億元、紓困及振興經費一千三百三十五億元,共計一千五百億元,所需財源全數以舉借債務支應。
各部會中,以經濟部獲編七百七十四點四億元最多,辦理受疫情影響產業之補貼、企業融資貸款、刺激國內民眾消費措施等;勞動部獲編三百一十點二億元居次,將辦理勞工、自營作業者之生活補貼與紓困貸款利息補貼。
儘管這次紓困2.0同上回紓困1.0的六百億元,最終一毛不刪完成三讀,但審議過程在野黨仍多有質疑。國民黨批評,紓困1.0已上路快二個月,執行率欠佳,現在卻又要追加一千五百億元,能落實多少成效令人懷疑;應該直接發現金,人人有獎,別讓「萬元紓困之亂」持續上演;民眾黨也指出,紓困2.0對於租屋族等弱勢隻字未提,呼籲要更針對「救急、救窮、救難」。
另外,政府推出多種紓困振興政策,但因分類細瑣、申領標準與程序複雜惹民怨。國民黨立委吳怡玎調查紓困追加預算發現,因此衍生行政費近二十一億元,占相關預算的百分之二點八六,變相浪費公帑,已占整筆經費百分之八點三五。
吳怡玎舉例,政府編三百億二千五百萬補助自營業者與無固定雇主勞工,其中二千五百萬就用來支付行政費用;「刺激國內民眾信用消費措施」一百一十億九千七百萬元預算,更高達九點二七億是行政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