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透過一張摺紙,就能讓抽象的數學公式活潑生動起來。圖/教育部提供
【記者羅智華專題報導】新北市林口國中老師李政憲,運用一張看似不起眼的小小摺紙來翻轉傳統數學教育,引導學生用紙摺出乘法公式、畢氏定理等理論,把抽象化的數學變得活潑生動起來,透過創意巧思使學生看到數學不再感到頭大。
今年教學生涯邁入二十個年頭的李政憲,一開始教書時,也是依循傳統方法,運用課本與教材、講義來教授數學,但即使講到口沫橫飛,仍發現教學成效不如預期,即使努力藉由課後輔導來為成績不佳、學不好的學生補強,仍無法將學生數學能力有效拉抬起來,日積月累下來,讓他和學生都忍不住感到有些無力疲乏。
後來因緣際會參加一場教師研習活動,沒想到竟開啟他用摺紙教數學的契機,進而成為啟發學生學習動力的關鍵。李政憲說,在這場「摺紙學數學」的研習營中,他發現摺紙可拿來應用在數學教學,做為學習開根號、勾股定理等公式的工具,幫助孩子從「動手做」過程中來學會活用數學,把2D的平面教材搖身為3D的立體摺紙教學。
李政憲嘗試將摺紙與數學課程相結合,並設計互動式的數位教材來翻轉傳統教學模式,教導學生從摺紙去體會數學公式與定理的來龍去脈,就連看似不起眼的名片紙也可用來摺出小巧的立方體,他希望「藉此讓孩子知道數學絕非無用的學科」,而是一門蘊藏在建築、模型等多元領域的實用學問,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在他循序漸進引導下,學生漸漸對數學不再感到排斥,甚至覺得有趣。李政憲更將摺紙數學課程從自身課堂延伸至其他學校,藉由每年近七十場的演講與摺紙作品發表,來幫助全台老師了解如何在課堂中運用摺紙進行實作與教學,他還在臉書成立「藝數摺學」社團,與大家分享摺紙數學課的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