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巫婆城 濃濃宗教味 世遺聞名

觀滄 |2007.08.21
437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觀滄綜合外電報導】一般人對「巫婆」的印象,總聯想到巫術、魔鬼等,然而在德國哈茨山區小城戈斯拉爾,卻以「巫婆城」聞名,還名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

被喻為 「北方羅馬」的戈斯拉爾,人口不到五萬,卻有四十七座教堂與修道院,隨處可見半磚木結構的百年古屋,造型古樸玲瓏。

戈斯拉爾城鎮三面環山,其中最高峰的布羅肯山,即是傳說中巫婆的據點。

歌德也曾在《浮士德》中曾描述:「巫婆們趕往布羅肯山,麥穗兒綠,麥茬兒黃」。每到冬天山上風雪頗大,由於光線折射,行人若在山頂遇上大風雪,眼前會出現自己朦朧的倒影,不知情者以為是「活見鬼」而受到驚嚇,因此當地人很少在冬季時上山。

女巫(Witch)在原始社會的村落共同體中,是藉助神靈力量,替人祈禱驅邪治病的專業人員,通常以上了年紀的婦女居多,所以又叫做巫婆。

中世紀初,女性在日耳曼文化區仍備受尊重,尤其是精通製藥、行醫、讀寫的女性。然而,基督教在德國的發展帶來深刻的變化,傳教士認為女性應絕對服從男性,於是社會開始貶低女人的地位,女巫形象被醜化,甚至一度遭受迫害。

一四八四年,亨利希與耶科布修士發起聲勢浩大的「歐洲巫婆大審判」,撰寫《巫婆之鎚》,詳列多種識別巫婆的方法。雖有巫婆逃過劫難,將巫術繼續流傳,但其普及度已大不如前。

戈斯拉爾城鎮上有一間「巫婆博物館」,除了展出巫婆的各種造型、使用工具外,還有很多巫婆的歷史傳說史料,每周博物館定時演出巫婆劇,讓世人正面性去認識如同「祭司」身分的巫婆,她們並非像電影或動畫中描述是會施法的壞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