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從松木細長的枝葉一躍而下,降落在方格地磚的正中心,這天襯著街景的天空依然是灰色的。「我每次來松山區都會下雨。」冷空氣鑽進軍綠色毛呢大衣的縫隙裡,我一邊抓緊領口一邊這麼告訴朋友。圖/薇樂
水滴從松木細長的枝葉一躍而下,降落在方格地磚的正中心,這天襯著街景的天空依然是灰色的。「我每次來松山區都會下雨。」冷空氣鑽進軍綠色毛呢大衣的縫隙裡,我一邊抓緊領口一邊這麼告訴朋友。圖/薇樂
文/薇樂
水滴從松木細長的枝葉一躍而下,降落在方格地磚的正中心,這天襯著街景的天空依然是灰色的。「我每次來松山區都會下雨。」冷空氣鑽進軍綠色毛呢大衣的縫隙裡,我一邊抓緊領口一邊這麼告訴朋友。我們來到一間溫馨的卡片專賣店,身穿郵筒綠圍裙的店主人熱情的介紹來自各國的紙品工藝。店主人提倡用手寫信,希望大家都能用這種古老卻溫暖的交流方式。店主人和我們分享各種立體卡片時,他的眼睛閃耀著快樂天真的光芒,就像別在他胸前的金色鴿子徽章一樣閃亮。他讓我想起國小時熱衷寫信、交換卡片的時光。
和朋友道別後,我回到我的「薇樂街十四號」咖啡店,托盤上端著一杯蜂蜜拿鐵和一塊草莓伯爵生乳酪蛋糕,我迫不及待爬上閣樓尋找回憶。我相信,卡片專賣店的老闆一定是從故事書裡出現的角色,因為他眼中閃爍著光芒,肯定是要我啟程的暗號。舊的卡片像一艘帆船,領我航向回憶的大海。小時候收到的卡片是我最珍貴的寶藏,無論搬家幾次,它們都不會被我扔到紙類回收。它們總是安靜地躺在玫紅色古典餅乾盒裡,等待我某天心血來潮時翻閱。
在餅乾盒裡,我發現一封A3 大小的信,信的上面除了我的名字,還有幾十個筆觸不同、五顏六色的簽名。這是我國一同學寄來的大卡片!還記得升國二那年暑假,我從台南轉學到台中。我想,沒有人喜歡轉學,畢竟得離開已經熟悉的老師和朋友,加入一個陌生的環境。「因為搬家必須轉學……」我和國一同學說這個消息的時候哭了,當時還傻得擔心朋友們會忘記我。但這張卡片的存在澄清了疑慮,捎來最真摯的祝福。卡片是我轉學後一年、在我14 歲生日那天抵達台中的,朋友沒有忘了我,大家甚至還邀請老師一起寫卡片祝我生日快樂!即使過了十年,這張卡片仍會勾起一段比手中的拿鐵更有溫度的回憶——記得大家在我轉學前替我準備的驚喜歡送會!那又是另一份珍貴的禮物,或許可以說是我收過最貴重的禮物。
《高山上的小郵局》這本書中引用作家喬賽.薩拉馬戈的一句話:「淚水永遠不可能沾溼電子郵件。」我想這就是我小心保存手寫卡片及信件的原因。這些手寫文字墜入心湖激起水花,總是無可避免的從眼眶流淌而下,淚滴順著微笑的臉龐滑落,在信紙上綻放成一朵無色的花。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