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國內連續兩天「零確診」,保持十五天「無本土病例」紀錄;全球疫情仍持續,中央流行疫情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不敢保證六月疫情就會趨緩;倒是,台灣出現首例「三採陰」出院後又「復陽」住院的案例,引人關注。
陳時中昨天上午在立法院回答立委質詢,表示國內疫情可能在六月底告一段落,下午出席指揮中心記者會時,態度轉趨保守,「沒有說六月一定會趨緩」,但若疫情控制好,會讓大家生活正常一點。他表示,經濟活動有適度放寬的必要,「防疫很重要,社會正常的運作也很重要。」
國外不斷傳出新冠病毒確診個案「陰陽反覆」,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坦言,曾有一名個案「三陰」出院後,覺得胸口不舒服,自行回診,採檢發現體內「有非常非常弱的陽性」。張上淳形容為「若有似無,非常弱的陽」,謹慎起見,還是讓他住院。
張上淳說「時陰時陽」現象很常見,這起三採陰出院後復陽的個案,算是國內第一起。
專家們認為,這個案例應該不太會傳染給別人。對此現象,有人解讀為「疾病流感化」,張上淳說,「兩者之間,並無關聯」。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院長詹長權,昨在記者會中指出,各國慢慢進入「後新冠病毒時期」。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公衛碩士學位學程主任陳秀熙則說,此刻台灣應利用境外阻絕、隔離檢疫和減災計畫,防止社區爆發流行,爭取時效等待疫苗開發,並趁早開始進行血清檢查監視計畫。
陳秀熙昨也根據鑽石公主號感染的流行曲線,推斷敦睦艦隊磐石艦可能感染人數,他表示,根據流行曲線評估,磐石艦對台灣社區感染的影響不大。
台灣目前維持四百二十九例確診,分別為三百四十三例境外移入,五十五例本土病例及三十一例敦睦艦隊。確診個案中六人死亡,二百九十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
「秋冬疫情是否捲土重來?」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要看WHO「抗體無用論」在科學上的驗證結果。如果疫苗無效,那麼疫情「在秋冬時再來一次」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