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汙染指引 商業、住宅區有別

 |2020.04.27
1096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近三年共有一千三百件光汙染陳情案,主要抱怨廣告光源過亮或閃爍,夜間影響居民睡眠,更可能危及行車安全。環保署近日拍板光汙染管理指引,規範商業區、住宅區人工光源的亮度及垂直照度,提供地方政府及相關部會納入法規加強管制。

環保署空保處科長謝仁碩說,找了許多民眾試驗,找出肉眼最舒服的亮度才敲定指引,商業區晚上六時至十一時,最大亮度限制在每平方公尺一千燭光以下,住宅區則加嚴至六百五十燭光,類似在家看電視的亮度。

垂直照度則會影響室內明暗度,商業區、住宅區一律訂定二十五勒克斯以下。

不過,指引沒強制性質,但主管機關或地方政府若納入法規,就能強制管理人工光源的亮度及垂直照度。像是招牌廣告、路燈、建築物光源為內政部管轄,國道省道路燈、交通號誌燈、航空障礙燈則歸交通部,地方政府也可訂定自治條例納管。

據了解,內政部已開始檢討相關法規,考量納入指引的可能性;交通部則說,只要在安全前提下,願意評估調整現行做法。

另外,環保署統計,反射光也是光汙染投訴一大來源,最具代表性是大巨蛋蛋頂因使用鈦板,陽光一照射就會反光,還影響隔壁的光復國小學童上課。議員許淑華估算,至少有四十五間教室、一千三百名學童受害,遠雄已在忠孝東路側蛋頂進行塗料試裝試驗,盼降低反射光。

指引也納入反射光問題,建議設立前就做好源頭管理,主管機關應該要求大型建物表面使用霧面的材料。

但若是既有建築或物品,指引指出,仍可針對反射源頭改用霧面材質,使用吸光塗料、加裝黑色紗網,也可在光傳播路徑裝設布幕、圍籬等遮蔽物,阻斷反射光散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