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台灣的防疫表現,備受國際肯定。除了政府的超前部署外,也跟民眾「勤洗手」的習慣息息相關。國內最新研究發現,民眾在Google搜尋「洗手」,不僅代表接收到政府積極傳達「勤洗手」的衛教資訊,也顯示民眾會主動搜尋「洗手」取得更多相關知識,在防疫上發揮極大功效。
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林煜軒醫師研究團隊,分析二十一個國家地區,今年一月二十九日至二月十九日的Google趨勢數據,發現民眾「洗手」搜尋量增加的天數,與接下來三周確診病例數,呈現明顯的「負相關」。
換言之,「洗手」搜尋量較多,之後確診病例數較少。尤其台灣在這二十一個國家地區中搜尋「洗手」的次數名列前茅,顯示出國人重視洗手程度,對防疫工作有極大助益。
這份研究成果,已發表在頂尖國際期刊《大腦,行為和免疫》。
林煜軒研究團隊研究顯示,如台灣、香港、泰國等國家地區在「洗手」搜尋量較多,之後確診病例數較少;反之,伊朗、義大利、南韓「洗手」搜尋量較少,之後確診病例數較多。值得注意的是,搜尋關鍵字「口罩」,則與疫情爆發的速度,沒顯著相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