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95發明人蔡秉燚:寧救1億人 不要1億美金 |2020.04.22 語音朗讀 246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蔡秉燚(左1)與田納西大學同事合影。圖/北科大提供 【本報綜合報導】新冠疫情延燒全球,來自台灣的美國科學家、N95口罩核心技術發明人蔡秉燚也成為台美媒體焦點。他的專利技轉達80項商業產品,包括口罩、手術衣在內已造福逾10億人的健康。68歲的他退而不休,持續研究口罩再消毒也不減效果的方法,「我會選擇去救1億人的生命,而不是要1億美元。」N95美規口罩能攔截95%懸浮微粒,關鍵在於口罩內層採用蔡秉燚研發的二項技術:熔噴不織布製程、以及加靜電技術,也就是藉助靜電捕捉病毒的駐極處理技術,可使得過濾效果提高10至20倍。口罩之緣 始於台北工專蔡秉燚是業界熟知的熔噴不織布與加靜電技術國際權威,但鮮少人知道,他與口罩的不解之緣,源自台北工專(北科大前身)的基礎。出身台中清水農家的他,為學一技之長,在台灣紡織業全盛期,選讀台北工專纖維工程科化纖組。1975年他從台北工專畢業,服役後先到紡織工業研究中心(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前身),為工業局做全國紡織業的品質管制計畫,再到染整廠工作,「當時台灣的機械、技術都來自歐美日,只做製造,不知原理,不能滿足我的求知欲。」蔡秉燚(右3)2019年再次獲頒美國田納西大學惠利獎,創下該校唯一二度獲獎的紀錄。圖/北科大提供他決心赴美國的堪薩斯州立大學攻讀碩、博士。為了攻讀更深入的工程課程,他廣泛涉獵數學、物理、化學等基礎科學,甚至多拿一個資工學位,到最後博士班狂修到500個學分,相當於念「6個博士」。也因此,他能跨界整合流體力學、電學、材料學等不同知識,還能運用電腦程式快速算出研究假設的實驗結果。研究所畢業後,蔡秉燚進入美國田納西大學擔任研究學者,領導熔噴製程實驗團隊,於1992年成功開發N95口罩內含的二大技術。田納西大學為了表彰他在科技創新和技術轉移的卓越貢獻,2006年授予該校最高榮譽的惠利獎(Wheeley Award)。一生在勤 科研奮鬥不懈他在2018年再突破原有方法,發明水力摩擦加電的新技術,將過濾材料的效能加倍——原本N95標準要用到兩層材料,新技術只要一層,透氣效果也更好。拜新發明之賜,去年他二度獲惠利獎,創下該校唯一二度獲獎的紀錄。蔡秉燚說,「一生之計在於勤」是他的座右銘。一個人可能一夕成為暴發戶,但不可能一夕之間在科學研究上會有成果,「研發不用奮鬥而能僥倖成功,我從未看過」。新冠病毒疫情全球大流行引發口罩荒,他在田大網頁發表文章,探討哪些方法可讓口罩消毒後重複使用,不讓靜電功能失效。文章一出,哈佛、MIT、耶魯、史丹佛等學校都來交流。「這些工作我不拿酬勞。如果可以選擇,我會選擇去救1億人的生命,不會選擇去拿1億美元。」蔡秉燚說。N95美規口罩採用蔡秉燚研發並技轉的核心技術,造福超過10億人。圖/北科大提供 前一篇文章 北市封城演習?柯文哲:下周桌上兵推 下一篇文章 新冠病毒》敦睦艦隊新增1例 10天無本土病例 熱門新聞 01結石恐致急性腰痛 好發夏季應多喝水2025.05.0902社論--大罷免、大讓步、大對抗2025.05.0903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04【草木堪為友】一樹紅艷的行道大使 南洋櫻花羊蹄甲2025.05.1105馬祖佛光緣贈《365日》 旅宿願點亮旅人心靈2025.05.0906【女兒的愛】讓我照顧您2025.05.0907學習星雲大師 廣結善緣 布施歡喜2025.05.1108【生活智人135】企業家媽媽 蒙哥馬利 深諳育兒之道2025.05.1009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42025.05.0910科技傳母愛 點亮盲母新視力2025.05.1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星雲大師如是說】處事禪心【星雲大師如是說】人間佛教【星雲大師如是說】正信之美【星雲大師如是說】輪轉相繼【星雲大師如是說】有情的層次【星雲大師如是說】六忍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