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公衛學者示警 印度、俄羅斯 恐成疫情新重鎮

 |2020.04.21
966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報導】新冠病毒疫情持續延燒,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昨天表示,國內日前連續二日新增零確診個案,代表疫情有受到控制,但在全球大流行尚未結束前,仍不能掉以輕心。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昨天召開記者會。台大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陳秀熙表示,美國過去一周病例再生數值持續降低,代表美洲疫情趨緩,紐澳、南美洲疫情也逐漸受到控制;相較之下,西班牙、法國疫情嚴峻,且俄羅斯、印度、孟加拉過去一周病例數成長速度快,恐成為新的疫情重鎮。

此外,中央社報導,土耳其十九日通報三千九百七十七起新冠病毒病例,累計確診八萬六千三百零六例,超越中國大陸,成為全球病例數第七高的國家,同時通報一百二十七起死亡病例,創單日通報新高,累計死亡數二千零一十七人。

前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我國新增二十二例確診個案,其中有二十一例來自敦睦軍艦磐石艦上官兵。陳秀熙提醒,從先前鑽石公主號、美國羅斯福號航空母艦的經驗來看,船舶上的疫情傳播速度高,主因是難以維持社交距離;但若持續隔離,且注重自我健康管理,疫情應可受到控制。

至於藥物研發方面,台大藥學系副教授林淑文表示,從各國狀況來看,若一國發生醫療體系崩盤,且病患病程長,將提高新冠病毒疾病致死率,各國正嘗試多種臨床藥劑,例如瑞德西韋、奎寧等藥物,盼加速患者出院時程。

林淑文表示,瑞德西韋在多數國家尚未上市,但過去曾有對抗伊波拉病毒的經驗,「對多種病毒有效果」。但該藥不像流感藥物這麼方便,共有十天療程,且是以注射方式服用,副作用是肝臟細胞受損。目前有新冠病毒疾病個案在服用瑞德西韋後,改善發燒狀況。

至於奎寧,有阻止病毒進入細胞的作用,但用於新冠病毒疾病的療效及劑量未有定論。陳秀熙說,中國大陸有研究指出,新冠病毒疾病患者接受奎寧治療五天後,平均發燒天數、咳嗽天數及症狀改善人數皆有改善;但實際效益,仍需要更多研究佐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