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依恩綜合外電報導】對翻譯梵語的佛教經典深有助益的《梵韓辭典》,由大韓教育文化新聞出版部在南韓國內首度刊行,將對梵語經典的原典研究,最有助益。
《梵韓辭典》作者是信奉天主教的田守泰(音譯),他歷經五年的心血付出,終於在今年六十一歲時完成。也是語言學家的田守泰十六日表示,梵文要走入韓國佛教界,辭典是最具實質的必要性存在,因此才著手編譯。
曾任南韓文化觀光部國立國語院學藝研究官的田守泰說,《梵韓辭典》是他依據日本鈴木學術財團歷經五十餘年於一九七八年發行的《梵和辭典》而翻譯,總計有一千九百餘頁、十餘萬用語所構成。除了將梵文語彙逐一翻譯,也詳加說明在漢譯經典中如何譯成韓語。此外,也參考英國發行的梵文辭典M.Monier-Williams,還從韓、中、日的佛典中,查出原始出處,成為此部辭典的特色。
田守泰說明辭典也解說了梵語的根源,更從中找出佛教用語的正確語源,使用者可從梵語翻譯成現今使用的固定韓譯語中,讀出與了解當時漢譯者對經典的態度,例如「僧」是「僧伽」,原是漢譯語,梵語原語「samgha」為「和合」之義。
南韓佛教界從一九八○年度左右,開始為了活用佛陀當時使用的原音,而積極進行翻譯巴利語的初期佛典,如今已有成果,他們冀望將來能活潑地將梵語的大乘經典,全部翻譯成韓文。
在初期佛典研究院擔任指導的覺默法師(音譯),正進行將巴利語和梵語翻成英文,以完成十萬字以上的電子辭典,裨益現代人閱讀古代聖典。
東國大學講師白都首(音譯,為「佛典主席研究所」研究員)表示,《梵和辭典》雖有部分錯誤處或是日式漢字上不通順的地方,但還是對接觸原典的初入門者有很大的幫助。
對於田守泰完成《梵韓辭典》並出版,南韓學界、佛教界等都表示非常歡喜。東國大學印度哲學科名譽教授鄭泰赫(音譯)評論說,這是研讀梵語原典最有助益的辭典。曾編撰《巴利語辭典》的「韓國巴利聖典協會」會長田載成(音譯)博士也說明,編撰辭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且是由個人研究五年的獨力編輯完成,成果令人感動。
這部辭典分成精裝版與平裝版,售價十五萬韓幣,約台幣五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