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來北往 動物大遷徙

文/彌生 |2020.04.19
2535觀看次
字級
每年清明後的一兩周,台灣著名的世界唯二越冬型蝴蝶──紫斑蝶,會集體遷徙「北返」形成生態奇觀,數萬隻紫斑蝶振翅飛翔超過100公里的距離,由高雄茂林及屏東大武一帶,沿蝶道飛抵雲林林內以北地區交配產卵,到了該年10月後,再啟程返回茂林蝴蝶谷避冬。圖/取自網路

文/彌生

每年清明後的一兩周,台灣著名的世界唯二越冬型蝴蝶──紫斑蝶,會集體遷徙「北返」形成生態奇觀,數萬隻紫斑蝶振翅飛翔超過100公里的距離,由高雄茂林及屏東大武一帶,沿蝶道飛抵雲林林內以北地區交配產卵,到了該年10月後,再啟程返回茂林蝴蝶谷避冬。

除此之外,世界上還有不少知名的動物,每年順著自然的律則遷徙,有的以速度之快著稱,有的以規模見長,有些則以遷徙的距離和時間久長,讓人歎為觀止。有意思的是,有的遷徙則創下了速度最遲緩的紀錄。以下是這些不可思議的動物遷徙案例。

牛羚:驚心動魄渡河

每年9月及11月,東非有超過150萬隻非洲牛羚(俗稱角馬)和50萬隻斑馬,以及各式各樣的草食動物,會進行2次為逐水草不得不往返馬拉河的驚心動魄行動。

每年2、3月,坦尚尼亞南部塞倫蓋蒂平原恩戈羅地區,約50萬隻小牛羚和斑馬出生了,到了5月初,草原進入旱季,數百萬隻食草動物,不得不逐水草移往塞倫蓋蒂草原北部食物豐美的平原和林地。

但到了9月旱季來臨,草原上已寸草不生了,動物們不得不冒險穿越肯亞和坦尚尼亞邊界的馬拉河,前往肯亞馬賽馬拉國家公園尋覓水草,直到2個月後,動物再次班師返回坦尚尼亞的塞倫蓋蒂平原,此時,這裡進入雨季,水草再度綠意盎然。

當動物大軍跨越馬拉河時,最具挑戰性的,便是等在一旁饑腸轆轆的獅子、鬣狗、獵豹,以及藏在湍急水流中的鱷魚大軍。據觀察,在長達1800英哩(近2900公里)的遷徙過程中,約只有7成的動物能回到原生地。

螃蟹大軍:爬去海中產卵

澳大利亞聖誕島,是印度洋上與世隔絕的小島。島上大約有1400個居民和多達1.2億隻聖誕地蟹,每年會有數千萬隻螃蟹遷移到海裡產卵,場面非常壯觀。

不過故事到此並沒結束,一旦小螃蟹在海洋裡度過幼蟲期,牠們又會爬上海岸,遷徙到該島中部的雨林裡。雖然這些螃蟹很小隻,但因為數量驚人(每隻成年母螃蟹大約產12萬個受精卵),由小螃蟹構成的「紅潮」,不但覆蓋了整個海灘,沿路的城鎮和黃金線路上,也都能看到牠們的身影。

灰鯨:長途遷徙非僥倖

灰鯨是所有已知海洋或陸地哺乳動物中,遷徙距離最遠的動物。每年牠們要游1萬8000公里,在加州和墨西哥近海的瀉湖,及阿拉斯加州周圍的阿留申群島和白令海峽的夏季覓食場,來回游一圈。

北極燕鷗:世界飛行冠軍

多個世紀以來,北極燕鷗每年都可以看到2次夏天。這些小海鳥是目前已知動物中,遷徙距離最遠的世界紀錄保持者。北極燕鷗在北半球夏季結束前,從加拿大北部的繁殖地遷往南極洲南部近海,當南半球夏季結束時,再北飛返回北極圈的繁殖地。

在近30年的生命中,這些長距離飛行冠軍,每年往返南北極1次,平均要飛行4萬5000哩(超過7萬公里)。據估計,每隻燕鷗一生飛行的路程平均超過150萬哩(240萬公里),足以往返月球5或6次。

北方馴鹿:大部隊遷徙

人們很早就知道北方馴鹿有遷徙的習性。雖然馴鹿並非每年都沿相同路線進行遷徙,而是根據天氣情況和食物豐富程度決定,但大馴鹿群每年都會遷徙大約100哩(約161公里)到超過500哩(約805公里),目的也是為逐水草而居。

目前全球3大馴鹿群,為分布在加拿大魁北克省北部的喬治河馴鹿群、美國阿拉斯加州西北地區的西北極馴鹿群,和在西伯利亞整個白令海峽附近發現的泰米爾半島鹿群。

墨西哥帝王蝶:遷移邊越冬

帝王蝶遷移時的飛行距離和持續時間,可能是所有昆蟲中最長的,有時甚至需要很多代才能完成。然而最令人感到震驚的是,人們直到1975年,才發現墨西哥中部歐亞梅爾杉叢林中,有一種越冬型的帝王蝶。

然而近年因非法砍伐森林,使墨西哥帝王蝶的遷徙難度備增,此外,定期出現的聖嬰現象,使其棲息地遭到降雨、冰雹和大雪襲擊,也給帝王蝶的遷徙帶來變數。



燕子:往返南北1萬公里

很多人常說「群燕南飛」,究竟燕子為何總往南飛?其實全球的燕子都會大規模移動,但移動的方向各不相同,其中東亞的燕子飛到東南亞、澳大利亞;中亞的燕子會飛到南亞印度一帶;歐洲的燕子飛到非洲;北美洲的燕子飛到南美洲。

在這其中,被世界最關注的燕子大軍,則是每年3月19日,阿根廷戈雅一帶的大批燕子,要飛行1萬公里,從冬季棲息地歷經艱難險阻,重返北方加州聖地牙哥附近的聖璜卡皮斯川諾大公館。

1776年,方濟會的修士出資修建了這個大公館,很快的,這座建築就引來了當地的燕子築巢居,在大公館的屋檐下繁衍後代。1812年,地震使大石教堂的房椽裸露在外,但並沒能阻止崖燕繼續在這裡搭窩築巢。

帝王企鵝:慢速極地長征

每年5、6月南極冬季來臨前,帝王企鵝必須穿越浮冰,緩慢走向內陸築巢育雛,待夏季時,再為了覓得豐富食物遷徙至海邊。帝王企鵝的遷徙之旅充滿艱難險阻,稍有不慎,就可能前功盡棄,大量死亡。目前全球大約有30個帝王企鵝族群,但因氣候環境及海冰邊緣不斷變化,帝王企鵝的數量存在很大變動。

旅鼠:為覓食尋找新天地

旅鼠是生活在北歐斯堪地那維亞北部地區、西伯利亞和加拿大北極地區的一種嚙齒類動物。作為生活在凍土帶的一種食草動物,天氣會對牠們的生活產生很大影響,在好年冬和不好的時候,族群數量會發生很大變化。

為了尋找新的覓食地,喜歡獨處的旅鼠經常會成群結隊進行遷徙。然而有時河流和懸崖會擋住牠們的去路,在遷徙過程中,往往因互相推擠而掉下懸崖或者溺死,所以過去曾有傳說「旅鼠會為了族群生存而選擇自殺」其實是一大誤解。

旅鴿:遮天蔽日數天

目前在地球上已銷聲匿跡的美東旅鴿,在最多時曾有50億隻。由於族群數量龐大,在遷徙過程中,嘈雜叫聲足以蓋過任何聲音,即便白晝也往往讓人感覺好幾天都是暗淡無光。所經之處如颱風過境,其棲息處下方地面上,常覆蓋著5公分厚的鳥糞,很多粗壯樹枝也被鳥巢壓斷。

但到了1880年,由於美國東部森林砍伐及人為濫捕,旅鴿在50年內迅速消失,如今此情此景已不復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