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野山羊寶寶必須跟著媽媽翻山越嶺。
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本報台北訊】動物剛出生的迷你模樣,總讓人忍不住驚呼「好可愛!」但當面對野外生存挑戰,動物寶寶迷人外表背後,都藏有特殊超能力。像是草食性動物一出生就要學會走路、在水中出生的河馬寶寶,必須立刻學會游泳,為了生存,激發出不同的特殊潛能。
台北市立動物園推出動物寶寶超能力集錦,園方表示,人類一般在一歲左右才開始學會行走,但台灣野山羊、伊蘭羚羊、非洲野驢等草食性動物寶寶,為了躲避野外掠食者威脅,出生後三十分鐘內就會站立並且行走,短時間內跑得夠快,才能保住性命。
今年初剛在園內出生的棉頭絹猴寶寶,也擁有多數靈長類寶寶「抱緊處理」的技能,出生沒幾天,就能看見牠們抓著爸媽,在樹梢間穿梭的模樣。此外,無尾熊、穿山甲、二趾樹懶動物寶寶,也能靠自己的力量攀附在爸媽身上,讓家長帶著牠們四處移動。
園方說,這些動物寶寶出生後還無法獨立生存,需要爸媽無時無刻的照顧餵食,為了讓爸媽能自由移動覓食,想搭乘「免費嬰兒車」的寶寶們,必須自己抓緊爸媽,才能獲得最完善的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