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公布統計,五十歲以上大專院校專任教師比率創下歷史新高。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教育部公布一○八學年各級學校統計,五十歲以上大專院校專任教師比率創下歷史新高,達五成九,比起九十八年三成三,足足多了約二十六個百分點;未滿四十歲大專院校專任教師比率,也從九十八學年二成一降至一○七學年剩不到一成,大學教師高齡化危機持續發酵。
全國私校工會理事長尤榮輝表示,資深老師具授課經驗,「『老』老師多,並不是問題」,關鍵問題在於年輕的老師不夠多,高教經驗就無法傳承下一代,大學創新能力也會受到影響。
根據教育部最新統計,一○八學年各級學校專任教師達二十九點七萬人,以國小教師約九點六萬人最多。其中,幼兒園教師有五點三萬人,比起九十八學年僅一點六萬人,有明顯成長,主因與幼兒入園率提升有關。
其他教育階段,高中及大專教師人數持續因少子女化趨勢而減少,其中以大專院校降幅最大,一○八學年大專教師從九十八學年五萬零六百五十八人,降至四萬六千一百三十七人,為過去十多年來最低;五十歲以上大專院校專任教師占比不減反增。
祭多項措施
鼓勵青年投入研究
尤榮輝說,台灣因少子化趨勢,高教師資需求降低,導致教職缺額愈來愈少。一方面,制度上難以強迫資深教師退休,另一方面員額又不足以提供年輕博士就業,形成高教師資高齡化的結構性問題。
尤榮輝建議,目前不少公立大學專任教師,退休後會去私大發展事業第二春、可同時領私大薪水及公校退休金,這些「雙薪老教授」占了上千個缺,籲教育部出手;或補助大學增聘博士後研究員,讓年輕博士生有出路。
為留下青年學者,教育部近年祭出多項措施,如「玉山青年學者」由教育部補助學者,年薪外加最高達一百五十萬;或是要求境外生超過學生總數百分之三的大學,把境外生納入生師比計算。科技部也推動「愛因斯坦」、「哥倫布」兩大年輕學者計畫,鼓勵青年投入學術研究。
教育部表示,近年來我國大專校院專任教師漸趨高齡化,日後恐因人才斷層而影響教研能量,將持續檢討加強扶植青壯年學者,相關制度也將滾動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