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穎容台北報導】除了新冠病毒疫情持續延燒外,4月起也是腸病毒的流行季節,兩者的預防方式雖然都是勤洗手,但確認是否感染腸病毒時,要多加留意特有的手、足、口症狀,別因為過於擔心新冠病毒而輕忽更常見的腸病毒。
腸病毒和新冠肺炎的預防方式都是要勤洗手。但腸病毒傳染期長,從發病前幾天到痊癒後都可能傳染。
此外,腸病毒在發病前幾天,喉嚨與糞便就存有病毒,這時就具有傳染力,以發病後一周內傳染力最高,痊癒後腸病毒仍會隨著糞便排出達8到12周,都有傳染力。
目前國內腸病毒疫情雖處於低點,但近期腸病毒併發重症通報個案略增,且不管是成人或是幼童都有被傳染的風險,更是不可掉以輕心,若家中幼兒感染腸病毒,應避免與其他孩童接觸造成交叉感染,一出現重症前兆病徵應儘速送醫治療,掌握治療黃金時間。
依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近期國內社區腸病毒檢出以克沙奇A群為多,但仍有腸病毒71型活動。今年迄今累計5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均是感染腸病毒71型,過去3年的同期重症分別1例、5例和7例。
疾管署提醒,5歲以下嬰幼兒屬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必須儘速送到大醫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