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除了大興土木,也不斷對民眾加強禮儀訓練,希望北京市民在奧運這個國際運動舞台上,不會貽笑大方。北京地鐵站官員表示,「我們學手語、學英語,希望為世界人民服務。」
北京地鐵站目前每日載客量大約是兩百萬人,不過等到明年八月舉辦奧運的時候,預料屆時將有五十五萬名觀光客,以及兩萬兩千名記者湧進北京城,為了應付龐大人潮,除了新增地鐵營運路線,當局也召集四十萬名義工提供旅遊諮詢,希望在奧運這個國際盛會能讓全世界對北京的印象徹底改觀。
金牌運將會9種外語
為了籌辦奧運,北京這幾年開始要求計程車司機,要學習英語,直到現在,背單字、練發音幾乎成了當地許多司機休息時的重要功課;北京一名運將董仕成,就被當成了榜樣,因為他自己苦學,竟然會說九國語言,還曾經用英文接受國際媒體BBC的專訪。在北京開了十幾年計程車的董仕成,是到五十歲才因為一次不懂得跟外國人溝通,而拉不到生意的慘痛經驗,決心學外語,沒想到越講越過癮,到現在已經學會九種語言的基本對話,英語更是堪稱流利。
北京40%面積綠化
北京城裡到處可以感受到因為奧運帶來的改變,首先是市容變化,奧運場館一棟棟完工,城市綠化工程也加緊腳步進行,城內的舊區被拆掉,改為綠化地帶;現在的北京,一片花木扶疏;迎接奧運的氣氛讓北京動起來,連北京居民都說:「北京變化太快,都快認不得了!」
北京園林科學研究院主任姚士才說,迎接世界貴賓得要有花,為了奧運,北京成了一座花城;從上千個品種選出的四百多種花卉,超過一億盆花,提前一年測試,就為了能精準掌握在八月的溫度、溼度之下,可以有百花爭豔的情形。
太陽能供應選手洗澡
北京方面表示,奧運揭幕時,一萬多名選手日常所需的洗澡熱水,將由德國先進的太陽能板加熱供應。這套先進的太陽能加熱系統是由義大利政府捐贈,明年將安裝在選手村,可讓大部分參賽選手受惠。
奧委會表示,試驗性系統目前已安裝在北京奧運籌委會辦公室內,運作看似順利。選手村的熱水系統,足夠提供一萬兩千多名選手日常所需。
辦奧運 拆你家 拆我家
為了奧運,砸大錢,大興土木,蓋了許多新的體育設施,不過大家可能不知道,有多少人流離失所,老家說拆就拆,別說沒有商量的餘地,連要拆之前都不會通知你,拆遷過程爆發不少衝突,CNN等國際媒體透過管道拿到畫面,為這些「奧運受災戶」爭點道理。
民眾說,「這院這一塊都是我們家,官員帶著一夥民工,就到我這個房子,順旁邊的沒有走門,直接順旁邊上的房,隨便進出敲敲打打。」
不只北京,要舉辦奧運帆船賽的青島,也遭遇政府無情無理的拆遷行動,甚至爆發激烈衝突,民眾冒險,悄悄拍下當時衝突的畫面;拆遷人員拿起石塊驅離居民,很多人沒了房子,還因此受傷送醫,甚至連性命都差點賠上。民眾說,「我痛的是內傷,沒辦法吃東西,深呼吸也會痛。」
文化資產被嚴重吞噬
不僅空氣污染飽受抨擊,為了興建奧運主場館,選手村跟相關硬體設備,北京強制拆遷了不少具有歷史意義的老舊建築,以往頗有風味的傳統胡同,現在也被鐵皮圍牆包圍。加上容納奧運觀光客必須興建大型飯店,老北京的風貌正快速消失。專家認為,在奧運過後,北京的環境污染不僅無法獲得改善,連最珍貴的文化資產,也會在這波奧運熱潮中被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