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婉蒨(右)帶領小朋友模擬出日常生活中的聲音。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日常生活時常被視覺資訊占滿,減少了聽覺的記憶與想像,台中第六市場與聲音藝術家合作「聲菜計畫」,透過聲音模擬、聲音採集、口白錄製、音樂創作等,讓聽覺當主角,重新找回日常生活的聲音記憶。
聲菜計畫首先以「聲音模擬」為主軸,邀請聲音藝術家鄭婉蒨帶領小朋友扮演「小小造音師」,從市場中找到的食材、餐具,模擬出日常生活中的聲音。為了讓參與的小朋友靜下心來,鄭婉蒨引導小朋友將聽到的聲音「畫」下來,無論是小吃攤的「剁、剁、剁」切菜聲,或是「啵、啵、啵」的湯滾聲,都成為小朋友發現聲音後的畫作。
此外,邀請土地成音師李百文以「聲音採集」的手法,記錄市場裡發生的聲音,包括備料、煮菜、打蛋、瀝乾麵、煮咖啡等聲響,勾起民眾對吃的慾望。
音樂創作人顏世傑擔綱「聲音創作」,打造專屬於第六市場的品牌聲音,從精神標語到JINGLE旋律創作、市場宣傳曲,延伸至功能性的提醒音樂,例如臨時下雨及空汙嚴重的提示聲,搭配口白的提醒,成為獨有的品牌聽覺經驗。「聲菜計畫」猜猜聲音活動,即日起至四月十四日止,民眾可至活動網站,猜市場裡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