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神經失調,會讓人全身倦怠。減低工作量,並非根本之道。 圖/方舟文化提供、資料照片
(摘自《最強女性對症運動指南》,方舟文化出版)
文/日本首席體能訓練師中野.詹姆士.修一
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功能一旦失衡,就會出現全身倦怠、走路搖晃、食欲不佳等症狀。
這時,可以做些轉換心情的運動或具固定節奏的有氧運動,改善狀況。
不少女性都有感覺身體不太對勁,去醫院求診後,最後卻被診斷為「自律神經失調」的經驗。尤其是更年期賀爾蒙變化較大,容易好發於五十歲左右女性身上。
自律神經二十四小時運作,扮演著調節循環器官、消化器官及呼吸器官等活動的關鍵角色,由「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所組成。
交感神經會使心跳加快、血壓上升,讓身體活躍起來;副交感神經則會反過來使心跳變慢、血壓下降,讓身體呈現放鬆的狀態。
人在早上起床時交感神經會亢奮,經過白天活動,回到家後副交感神經才會逐漸處於優勢,使人在夜晚得以成眠。
一旦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功能失衡的話,就會出現全身倦怠、走路搖晃、早上爬不起來、食欲不佳、站起時暈眩、手腳發麻等,各式各樣的症狀。相信多數女性都曾經歷過這樣的症狀。
調節自律神經的三大重點
似乎很多人都有這樣的迷思:「或許是因為最近很忙,所以自律神經才會出問題,只要暫時減少一些工作就可以了。」
事實上,不少醫生也都會告誡患者:「可能是因為妳的工作太忙了,所以自律神經才會失調。」
不過若只靠一時地減少工作量,可能還是無法從根本解決問題。
想要解決自律神經失調的問題,可行的作法大致有下述三點。
1.減肥。
2.戒菸。
3.多運動。
據說體型肥胖的人,更容易有交感神經運作失常的現象。一般來說,在交感神經的運作下,會由腎上腺分泌出名為「腎上腺素」的賀爾蒙,使身體活躍起來。腎上腺素還具有使脂肪燃燒,讓脂肪不易囤積的效果。但是長期身材肥胖的人,交感神經會變成慢性過度緊繃的狀態。
也會有一些人的情況剛好相反,交感神經功能愈來愈差,於是變得愈來愈胖。就算吃得沒那麼多,卻還是發胖,所以才會瘦不下來。
另外,抽菸則會刺激交感神經的運作。癮君子總說,早上起床後點上一根菸能讓人精神一振,這句話一點也沒錯。
研究顯示,即便不是抽菸的當事者,周圍的人在吸了「二手菸」之後,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可能也都會失去平衡。
運動有助於減肥,同時也能紓解壓力,所以最適合用來調節自律神經。
請大家務必養成運動的習慣,才能做好壓力管理。
另外,女性有時會因為經前症候群(PMS),或是更年期導致賀爾蒙的平衡出現變化,以致於自律神經失調。
轉換心情 不拘任何運動
話說回來,想要調節自律神經的話,做哪些運動比較好呢?
舉例來說,如果做運動的目的是為了改善或預防生活習慣病,該做運動強度多高的有氧運動及肌肉訓練,還有每周須做幾次,這部分在運動指南當中已訂出某種程度的規範了。不過用來調節自律神經的運動,與上述運動則有些許差異。
總之是要能消除壓力,讓人一覺好眠的運動,所以運動類型並沒有任何限制。只要能讓人安穩入眠、消除疲勞的話,就能調節自律神經了。
睡眠不足是導致自律神經失調的原因之一,因此睡眠充足便非常重要。
大家可以下班後去上網球課,或是到運動俱樂部參加舞蹈課程流流汗,甚至跳進泳池裡默默游上幾圈都是不錯的選擇。
做運動能讓自己置身在和平時不一樣的空間裡,專心投入某件事後,就能轉換心情。即便是去慢跑一下,用耳朵聆聽著風聲,用肌膚感受著空氣的差異及速度感,都能讓人置身在有別以往的環境裡。
此外,類似跑步或游泳這類,帶有固定節奏的運動,更有助於提升樂在其中的感覺。
藉由這類型的運動,讓工作及煩惱等會形成壓力的事情暫時拋諸腦後,就能使人放鬆下來。
只是在做運動的時候,心跳數及血壓會上升,交感神經的運作會變活躍,因此在晚上做運動的人須特別留意。
因為每個人的狀況不同,有些人晚上下班回家後才去跑步的話,交感神經一亢奮起來,恐怕會出現不容易入眠的情形。
非得在晚上才有辦法去運動的人,不妨在運動後做些伸展運動,讓身體充分平靜下來,以免影響睡眠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