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佛法真面目,只緣身在佛館中」,這是退休校長潘清富(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
【人間社記者珍諦大樹報導】「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佛法真面目,只緣身在佛館中」,這是退休校長潘清富,為他五年多來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義工身分所下的註解。由於舉辦活動的因緣,佛館副館長永融法師一句:「校長,您可以來當義工啊!」讓他從領導教師為國民教育打拚,轉換跑道成了「佛館快樂義工」。
潘清富謙虛表示,自己是佛法的門外漢,卻在踏入佛館義工行列後,接受諸佛菩薩加被,領悟法寶浩瀚如海,體會古德偈語、「禪畫禪話」、「佛陀行化圖」,沉澱思緒,洗滌心靈;尤其在四給塔的服務因緣,接觸到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著作及經典書籍,藉由大量閱讀,讓自己看似服務他人的義工行,卻收穫滿行囊,充滿正能量及向善的動力。
當初留學美國的女兒,不明原因昏迷兩個半月,群醫束手無策;潘清富說,幸好有佛光山紐約道場的法師及佛光人照料,女兒終於健康痊癒,當下即生起回報佛門的願心。
就是這樣的初發心,讓他做義工時,總能常保歡喜心,以積極正向的心情,接受指派任務,「凡事少抱怨,多做事就對了。」他笑著說,只要每次要來佛館,內心就不由自主的法喜充滿,這份喜悅一直是他向上的力量。
潘清富分享,當義工就如耕一畝福田,要怎麼收穫就要怎麼栽;一個快樂的義工,要歡喜做,甘願受,以奉獻的心,樂在其中。他樂於宣導「三好」理念,淨化社會風氣,實踐「四給」信條,從中得到內心喜悅,進而享受廣結善緣的義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