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珣綜合報導】流失在外近七十年的六尊明代武當山銅像,終於從陜西安康市回到家鄉湖北十堰市。這六尊銅鑄鎏金武當山銅像,包括三尊真武坐像,靈官像、周公站像、桃花站像各一尊,於明朝初期與中期鑄造,經初步鑒定為國家一級文物,十分珍貴。
一九三八年,國民政府軍轉移到四川時,將武當山周府庵、遇真宮、元和觀、太子坡等宮觀的大部分銅像拆下,運到重慶兵工廠。為便於運輸,把部分文物在漢中地區熔化,然而,在熔化過程中發生熔爐爆炸,死傷數人,部隊被迫停止熔爐,才使這批珍貴文物得以保存。
一九八六年,安康市曾將四十六件珍貴文物移交給十堰。近年來,安康文化館館長李啟良在當地收集了六尊武當山銅鑄鎏金銅像。
去年八月,安康歷史博物館舉辦文物展,十堰文物部門得知,這些武當山道教銅像是從十堰流落到安康,李啟良館長也有意促成武當山文物回歸。目前這六尊回歸的明代武當山銅像,安奉在十堰市博物館的武當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