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專家袁國勇最新研究指出,新冠肺炎初期患者體內病毒含量達高峰。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報導】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等多名專家在醫學期刊《柳葉刀》上發表研究文章,指出新冠病毒患者在發病首周,病徵輕微之時,體內的病毒含量已達最高峰,容易造成社區傳播。文章建議,對高危人士採取嚴格的感染控制措施,並於治療早期使用抗病毒藥物。
綜合媒體報導,研究團隊在1月22日至2月12日追蹤香港的發病患者,共23名。年齡介於37至75歲。研究指出,患者深喉唾液樣本中的病毒水平,在發病後一星期內達到高峰,而高年齡患者的病毒水平亦較其他人為高。他們由發病到送到醫院,中間平均相隔4日,最多出現的病徵是發燒,其次為咳嗽、發冷及呼吸困難。
研究指出,由於病人在發病時已經有大量病毒,這能夠解釋新冠病毒的高傳染性,以及為何容易在家庭、工作、宗教與聚餐中爆發。除此之外,研究還指出,病患在發病10日後,體內的抗體水平在明顯上升,認為應一併考慮體內病毒水平及抗體水平以制定感染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