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說起蜘蛛,很多人可能都有點怕怕,女生看了常尖叫,但基隆市國中生潘冠竹卻對蜘蛛很著迷,當同學到補習班補習、上網打電玩時,他卻摸黑到校園看蜘蛛,研究了三年,被稱為「蜘蛛王子」,研究結果獲得全國科展大獎。
怎麼會和蜘蛛結緣?潘冠竹說,有一次在校園草叢看到大姬蛛結的網很好奇,從此著了迷,每隻蜘蛛都觀察很久,常利用晚間到學校用手電筒照射,網會反光就容易找到,看蜘蛛爬上爬下,很有趣。
潘冠竹觀察到,大蜘蛛織的網和一般的蜘蛛不太一樣,是三維立體網,會適應周遭地形而有不規則的立體網型,如在草叢間和樓梯間角落,因環境不同,就有不同織法。還會依棲息、捕食獵物功能不同,織成不同網型,獵食網會讓昆蟲易進難出,棲息網就以承載自己重量即可;如在受風處,為保護網子會增加絲的量,就有抗風織法。
當其他同學晚上多在看書、補習、上網打遊戲,潘冠竹則到學校摸黑看蜘蛛,蹲在草叢或角落記錄、拍攝蜘蛛的一舉一動,白天再利用3D列印機把網的形狀列印成具像的模型,蜘蛛愛藏在哪裡,結網的形狀,他都想了解其中原因,不會的就問老師。他記錄學校共有九種蜘蛛,有人面蜘蛛、大姬蛛等;蜘蛛的動態也掌握得很清楚,甚至為牠們取自己才知道的名字。
潘冠竹很有想像力,他笑說,這種立體網未來或許能應用在房屋建築與防護網的架構,以後要在這方面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