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老樹奔波全台被笑傻瓜 25年後蔚然成林 文/李先鳳 |2020.03.22 語音朗讀 153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陳義豐(圖)與父親陳勝德愛樹,把農場當作「樹木收養中心」。圖/李先鳳 怡園園區內,數棵百齡老樹繫著紅布條,挺立在寬敞草坪綠地旁。圖/李先鳳 怡園在2019年取得環教場所認證,命名為「怡園生態小學塾」。圖/李先鳳 文/李先鳳位於海岸山脈下的「怡園」,13公頃的園區3000多棵老樹蔚然成林。每一棵輾轉來到這裡的老樹,過去都有動人的故事,它們展現出的強韌生命力,讓「老樹之家」之名不脛而走,這片綠地不僅有景觀、教育,還有文化傳承的意義。愛樹成痴農場改當樹木收養所陳勝德、陳義豐父子原本在怡園所在的花蓮壽豐鄉從事畜牧業,眼見許多地方因公路拓寬或興建房舍得砍除樹木,十分不捨與痛心,於是把農場作為「樹木收養中心」,並以怡情養性之意,取名「怡園」。走入怡園大門,一旁蓊鬱樹林中,傳來蟲鳴鳥叫,自然生態豐富,大片的綠意在開闊視野中舒展開來,還可遠眺中央山脈。拐個彎,數棵繫著紅布條的百齡老樹挺立在寬敞草坪綠地旁。陳義豐說,一棵樹一段情,人與樹之間有感情,大地與樹之間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這裡的每一棵老樹都有令人感動的故事。心疼樹木遭毀棄路見不平全買回家25年前花蓮市南埔一帶當時是軍方營區,後來為了要改建為知卡宣公園而砍除了許多大樹,陳勝德就及時搶救了一批大樹;還有一回,陳勝德發現工人將一截一截的樹木堆在路邊,砍成只剩樹頭要當垃圾清除,他於心不忍,開口向工人們索討,結果對方要求付費,陳勝德二話不說全部買下,儘管這些樹頭帶回去種植不見得都能存活。陳勝德愛樹,珍視樹的生命,看到扎根數十載的樹木被機械怪手連根拔起,一定會出手搶救,他認為,讓樹木能延續生命也是一種成就感。陳義豐說,只要有人要砍樹,父親都覺得是間接扼殺生命,若讓他碰上,會提出計畫說服地主讓他來移植。早年父親從事房地產業,地主蓋房子工地要砍樹,他就會跟地主溝通,與其砍樹整地需清理,他願自費找來吊車、板車想辦法把樹移植回來,通常地主都樂意有人願意幫忙清除。搬運過程講究救一棵樹不惜花百萬陳義豐說,印象最深刻的是,過去花東海岸公路因為要拓寬,在水璉路旁懸崖有一棵老樹要砍除。那一棵樹蔭底下曾有父親南來北往時休憩、吃便當的回憶,於是父親決定把老樹帶回來。壽豐鄉水璉路距離怡園也不過1個小時左右車程,結果陳勝德花了約24小時才運回。因為樹木放在板車上,陳勝德希望儘量保持它的原貌,但沿路有好幾個隧道要通過,必須停車一點一滴地修剪枝枒;若遇到電線會勾住、纏到枝葉,就請隨車工人用木桿把電線撐高,寧可人員麻煩點,也不願過度修剪樹木。為了那一棵樹,陳勝德花了新台幣100萬元的成本,才把它運回來。慢慢地,大家知道怡園陳勝德、陳義豐父子愛樹、收容樹,有人要移除樹就會主動來通知,所以父子倆奔波全台,有來自台中的路樹、還有從新北市烏來救回來的桂樹等。目前怡園有72品種的樹木,包括台灣原生種的雨豆樹、阿勃勒、印度紫檀、赤桐、苦楝、茄苳及大葉欖仁等。其中一棵楠樹上有雀榕寄生,雖經歷颱風、雷劈,但仍長得十分高大。「我們搶救的樹木不分價值、樹種,所以有人笑我們父子是傻瓜。」陳義豐說,25年來樹木長成大樹,蔚然成林,綠草芬芳,讓人徜徉其中,悠然自得正是最大的收穫。 前一篇文章 【綠色環保】 荒漠化讓糧食短缺 非洲築綠色長城搶救生計 下一篇文章 瘋狂房租時代 (上) 全球抗漲大作戰 熱門新聞 01【獻給動物朋友的詩】螳螂校長和他的動物學伴軍團2025.08.2802新營講堂關懷長者 捐贈吉祥米2025.08.2803永續竹巨蛋 低碳建築新美學2025.08.2804寄生上流布穀鳥2025.08.2805南非杜省公會參訪南華寺 認識中國茶文化2025.08.2806日本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揭牌2025.08.2907葡萄牙佛光人抄經接龍 傳遞吉祥2025.08.2908隱藏地穴裡的風光2025.08.2909國際青年佛教學者論壇 法水寺首辦2025.08.28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入世的生活 到出世的生活 4-32025.08.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為何想去天堂或淨土日常生活情境 運用優勢談判模式敬畏情緒 跨越心靈與科學【複利效應】累積無價心靈財富命理學存在理由掌握人生之鑰 命運與因果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