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用太久 7大營養素護眼

 |2020.03.17
765觀看次
字級

【本報南投訊】新冠病毒疫情升溫,民眾減少出門,宅在家中追劇、打手遊,眼睛長時間、近距離承受強烈藍光及影像閃動刺激,疲勞、乾澀、血絲,視神經、血管易生病變,嚴重恐致失明,因此除適當用眼,更要懂得「亮眼ABC」、「黃花3鋅」靠吃護眼。

「攝取護眼七大營養素有祕訣。」南投基督教醫院營養師陳怡瑄說,維生素A、B群、C又稱「亮眼ABC」,A能維持黑夜中視覺、滋潤眼睛,從蛋黃、牛奶及奶製品,胡蘿蔔、花椰菜、南瓜、芒果、菠菜等深綠或深黃蔬果取得。

B群中,B1參與醣類代謝,產出能量供給視神經,眼睛疲勞,從糙米、燕麥、玉米等全穀類取得;B2缺乏時易使眼睛乾澀、眼球結膜充血、角膜炎等,B12則可預防視神經傷害,能透過牛奶、奶蛋製品和深綠色蔬菜獲取營養素。

維生素C能促進膠原蛋白合成,增加眼睛的微小血管韌性和修護細胞,也有助維持水晶體透明度,降低形成白內障,三餐攝取適量花椰菜、青椒、芭樂、奇異果、柑橘類水果、番茄等深綠蔬菜及水果,才可達到最佳的抗氧化效果。

此外,護眼的還有「黃花3鋅」即葉黃素、玉米黃素、花青素、Omega-3、鋅;陳表示,3C藍光恐致黃斑部病變,補充葉黃素、玉米黃素可減輕眼部因藍光傷害,但人體無法自行合成,多吃深綠色、黃紅色蔬果,並搭配油脂可提高吸收率。

花青素、Omega-3和鋅則能減少水晶體、視網膜、感光細胞等傷害,提高對光的敏感度,也改善眼睛疲勞;花青素多存在茄子、葡萄等紫紅色蔬果,鋅在全穀雜糧、堅果種子等。

南投基督教醫院則也提醒,眼睛是靈魂之窗,受損不易修復,民眾須重視其健康,而從飲食獲得正確營養可保護眼睛,也要避免長時間盯電腦、手機螢幕,每隔十五分鐘該讓休息放鬆,這都有助於眼睛健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