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桃園訊】桃園縣平鎮市五十三歲拾荒婦吳欣蓉左眼失明,七十五歲的丈夫又行動不便,為了養育外孫女何昕諭,她忍著腰痛,連夜晚都外出拾荒,因為湊不出錢讓孫女上幼稚園,只好用撿來的日曆紙背面教外孫女寫字。
吳欣蓉與丈夫何熙中及長子在平鎮市租屋,由於長子工作時有時無,生活靠何熙中的終身俸及她的殘障津貼,但仍入不敷出,她六年前開始拾荒,五年前么女把剛滿月的何昕諭交給她,「我撿得更辛苦,因為要買奶粉、尿布」。
吳欣蓉一天拾荒二次,通常是在下午和半夜,「晚上比較涼也比較沒人撿」。吳欣蓉說,房租八千元,她拚命撿一個月也才五、六千元,只要沒下雨,傍晚、午夜兩次拾荒,由於中壢市華勛里的資源回收場價格較好,「我走兩個小時去那裡賣」。
吳欣蓉和丈夫撿資源回收時也帶著孫女,孫女累了就睡在推車上,乖巧的何昕諭也會幫忙回收、分類,「她知道寶特瓶要踩扁、把蓋子拿起來」。
何昕諭有一疊日曆紙裝訂的練字本,紙張背面用紅筆寫有何家人的名字和阿拉伯數字,吳欣蓉把筆畫點成字,再讓昕諭用鉛筆描寫,當吳欣蓉在家門前整理廢紙箱,何昕諭就趴在石椅上練字筆劃。
吳欣蓉說,何昕諭去年起吵著要上學,還溜進附近幼稚園玩,會問她「阿嬤教我讀書好不好?」她今年初便將撿到的日曆紙留起來,「我買筆,點字給她寫」,她拿不出錢讓何昕諭上幼稚園,「想等她七歲再讀書」。「媽媽沒賺錢給我讀書,阿嬤養我長大,我最喜歡阿嬤。」何昕諭童言童語。
琉璃光世界佛教會義工陳美延說,她曾經在晚上看到吳欣蓉祖孫在撿資源回收,「怎麼這麼辛苦」,很想幫忙湊出昕諭的教育費,但是佛教會收容的街友太多,還要再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