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生態工法是政府近年來大力推廣、最接近自然的施工方式,雲林沿海地區整治大排採用生態工法,卻飽受地方居民反彈,認為沿海地區不適合這種「鐵籠包石頭」的方式,要求政府全盤檢討。
水利局表示,生態工法以安全為基礎、生態為原則,民眾習慣要看到鋼筋水泥才會安心,但生態工法也是通過各項測試才會施工,安全無虞。
口湖鄉公所指出,生態工法不是不好,但要因地制宜,用在海邊實在不恰當,民眾要的是安全,反應了N次卻沒下文,希望不要等到出問題才要想辦法。
不少鄉民認為,水林、口湖兩鄉靠近海邊,加上地層下陷、海水的鹽分多,生態工法的堤防可能用沒多久就會損害,以口湖鄉為例,有十二條大排匯集自口湖鄉出海,排水斷面寬大、水壓又高,加上每日兩次的潮汐,用生態工法並不安全。
還有人提出,生態工法優點是維護環境,因此堤防留有縫隙,將來勢必會有很多螃蟹,會有民眾為了抓螃蟹而破壞堤防,用在海邊也不符合民情。
水利局表示,沿海環境特性,都已納入設計考量,根據國外實例,在海邊的生態工法可用上五十年,若擔心地層下陷,土堤是柔性的,要補堤也比較方便、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