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菊」 與染色菊綻放芳姿,顧盼有情。繽紛的「太陽花」與「桔梗」,充滿了光輝亮目,好不歡樂。圖╱李幸芸提供
「黃金串錢柳」的搖曳如迎春,「臘梅」與「深山櫻」的點綴在旁,如迎春的雀躍。圖╱李幸芸提供
文╱李幸芸
春分
太陽直射在赤道上方,和秋分一樣日夜等長。
正是百花盛開,花之盛宴。
下周五3月20日即是庚子年的「春分」。「春分」也稱作春半,代表冬季的結束春天的開始。民間俗諺:「春分前好布田(插秧),春分後好種豆」,說的是台灣北部地區的農作地時序,南部地區則比較早。
北宋文人歐陽修的《踏莎行》:「雨霽風光,春分天氣。千花百卉爭明媚。畫梁新燕一雙雙,玉籠鸚鵡愁孤睡。薜荔依牆,莓苔滿地……」寫的即是雨後風光無限,百花齊放的春分時節。晝、夜等長的「春分」時節,氣溫變化無常,人的情緒也亦善感,一切生活與環境都待重新整理,迎接恬淡平靜的日常。
——摘自《親子花時間:跟著節氣詩情花意》陽光房出版社
花材
黃金串錢柳、臘梅、深山櫻、小白菊、染色「菊」、桔梗、太陽花
花器
碎花小布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