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也會有方言 圖/米各 |2020.03.13 語音朗讀 155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關於的歌聲,牠們的群與群之間有不同的歌,有時鯨魚會從某一群鯨魚學到一首受歡迎的歌,最後那首歌也變成自己群裡的流行歌。圖/米各 鸚鵡生活的群體大概是20到300隻,牠們各有各的方言,有些鸚鵡甚至會說好幾種方言。會鳴叫的白冠帶鵐各群之間領土界線劃分非常清楚,在邊界就可以聽到兩邊的方言版本。圖/米各 大山雀也有方言,研究者也同時研究那些鳥的社會規範傳承:被抓來做實驗的大山雀,學會打開有紅色或藍色小門的食物籠,籠子裡面放了牠們愛吃的黃粉蟲;之後再把牠們放回一群野生的大山雀中,牠們很快就教會野生的同伴如何可以吃到黃粉蟲。圖/米各 在物種內不同的動物群體,有時會發展出自己的方言。鯨關於的歌聲,牠們的群與群之間有不同的歌,有時鯨魚會從某一群鯨魚學到一首受歡迎的歌,最後那首歌也變成自己群裡的流行歌。鸚鵡鸚鵡生活的群體大概是20到300隻,牠們各有各的方言,有些鸚鵡甚至會說好幾種方言。會鳴叫的白冠帶鵐各群之間領土界線劃分非常清楚,在邊界就可以聽到兩邊的方言版本。大山雀除了方言還有社會規範大山雀也有方言,研究者也同時研究那些鳥的社會規範傳承:被抓來做實驗的大山雀,學會打開有紅色或藍色小門的食物籠,籠子裡面放了牠們愛吃的黃粉蟲;之後再把牠們放回一群野生的大山雀中,牠們很快就教會野生的同伴如何可以吃到黃粉蟲。研究者利用追蹤器,知道哪些大山雀開了哪扇門吃到黃粉蟲。20天之後,有3/4的野生的大山雀學會如何取得籠子裡的食物,而且絕大多數會選第一隻大山雀教的那一扇小門。一年之後,研究者把食物籠再放回原處,大山雀立刻選擇同樣的那扇小門。這是很特別的現象,因為原先那群鳥,在這段期間已經有3/5死亡。研究者認為,社會規範可能會傳給生活在穩定群體中的其他動物;行為創新、新技術的承傳,因此可以確保族群的繼續生存。(本文摘自《動物的存在與虛無,以及牠們如何溝通的科學藝術》野人文化出版) 前一篇文章 【名偵探柯柯的邏輯挑戰】 牛仔槍戰 下一篇文章 徵稿啟事 熱門新聞 01退休之後2025.05.0102【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5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6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7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8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9【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迷說悟 4-3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小粒子 大未來量子糾纏與量子技術頻率對了就共鳴巨蛋邀大家同樂全球巨蛋大比拚摩斯密碼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