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 世界文明系列:德國(8-3) 1920年代柏林全景圖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20.02.28 語音朗讀 401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柏林博物館島全景圖。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柏林舊博物館,由普魯士建築師卡爾.弗里德里希.申克爾(Karl Friedrich Schenkel)所建造,為普魯士第一座公共博物館。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柏林大教堂,建於1895年至1905年。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柏林聖馬利亞教堂(Marienkirche),為柏林第二個市民教堂,如今仍矗立於原地之上。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柏林城市宮,1443年開始興建,曾遭遇數度破壞,於1950年被拆毀。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柏林城市宮前的威廉大帝紀念建築。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柏林是一座古老的城市。起初,這裡僅是一片沼澤之地,直至15世紀霍亨索倫家族接管此地,建立了君主制政體,大舉興建夏洛滕堡宮、柏林軍械庫、柏林大教堂和波茨坦離宮,開創了柏林的文化和藝術之繁榮。1701年,腓特列一世加冕成為普魯士國王,柏林也成為這個歐洲新興勢力的首都。 19世紀初開始,柏林再度針對諸多新古典主義建築進行了大規模的修建,包括國家劇院、遠古博物館、國立美術館、布蘭登堡門、柏林城市宮、大教堂、椴樹下大街等,其中也包含博物館島上眾多的博物館舍,如柏林舊博物館(Altes Museum)、柏林新博物館(Neues Museum)、舊國家藝廊(Alte Nationalgalerie)、佩加蒙博物館(Pergamonmuseum)、腓特烈皇帝博物館(Kaiser-Friedrich-Museum,後更名為博多博物館Bode-Museum),也使得柏林自1688年以來,再度獲得「施普雷河畔的雅典」之美名。 博物館島位於柏林市中心,施普雷島(Spreeinsel)的北端,為這座城市所有博物館的起源之地。自布蘭登堡門東面的巴黎廣場,沿著椴樹下大街一路往東,穿越宮殿橋來到施普雷島,映入眼簾的便是雄偉高大的柏林大教堂,以及現今已不復見的柏林城市宮,而它那座鼎富盛名的盧斯特花園便坐落於北端的博物館島上。 1830年,第一座建築──柏林舊博物館──矗立在這一塊土地之上,它也曾是普魯士第一座公共博物館;柏林新博物館緊接著於1855年開張,而這塊區域也正式於1870年代末被賜與「博物館島」之稱。隨後,舊國家藝廊、腓特烈皇帝博物館以及佩加蒙博物館陸續建立,不僅充分展現了普魯士王國當時的強盛國力,也呈現了其藝術文化發展上的蓬勃興盛。 二次大戰期間,博物館島受到盟軍的猛烈轟炸,島上70%的建設均被炸毀,其中包含了盧斯特花園、柏林大教堂、柏林城市宮等,多數的博物館建築也受到嚴重的毀損。如今,這些建築仍佇立於其原生之地──除了仍在重建中的柏林城市宮,以及原於宮殿正面,而後被移至紅色市政廳前方的海神噴泉──它們多數為重建,獲得嶄新的面貌。有些博物館建築則是經過長年的修復,多了些許現代化的簡潔設計,也保留了初時的古典氣質,為戰後的博物館島帶來了全新的氣息與希望。 前一篇文章 【美食文化】 桂林米粉 下一篇文章 【食說新語】 清明時節啖青團 熱門新聞 01【悅讀人生】 與羊共舞2025.09.0502佛大、南華校長 回山禮拜星雲大師 2025.09.0603【詩】追光者2025.09.0804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堂的生活與清規 4-42025.09.0505達拉斯講堂跨宗教午餐會 祝願世界和平2025.09.0506無電照明 阿凡達夜光植物成真2025.09.0507【視覺DJ】礁石間的驚喜2025.09.0708南天寺供僧 願平安幸福照五洲2025.09.0809白露養生潤肺防敏 保溼防晒多喝溫水2025.09.0510巴西佛光人捐贈物資 慈善機構致謝2025.09.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優游藝林】漫步京都 陶板名畫庭【星雲大師僧伽教育60周年紀念展‧行住坐臥的修行──星雲大師一筆字特展】當下即道場【東瀛遍路】新倉富士淺間神社【寰宇采風】西庸城堡的深沉嘆息【書藝心語】吃明虧不吃暗虧【島嶼拼圖】砲火紋身 北山古洋樓 作者其他文章【時光走廊】福星台灣:台灣城鄉建築大觀 ( 18-8) 日本殖民:台北市【時光走廊】 蘇北、山東諸城【時光走廊】中國古城珍貴歷史影像:東北地區(14-4) 鄉間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