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樸大智殿 回歸修學辦道初衷 李生鳳 |2020.02.27 語音朗讀 486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樓上大智殿供奉著文殊師利菩薩,樓下「中央上人紀念堂」則為紀念宗仰上人而設。 圖╱人間社 記者李生鳳 大智殿的文殊菩薩手持如意,象徵智慧圓滿。圖╱人間社 記者李生鳳 「中央上人紀念堂」現做為禪堂,佛龕在中間,為傳統臨濟宗禪堂之格局。圖╱人間社 記者李生鳳 【人間社記者李生鳳高雄報導】佛光山大智殿位於佛光山東山,緊鄰大佛城,在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區域內,僅有春節期間才對外開放。走進叢林學院男眾學部,可見到一棟二層樓建築,樓上大智殿供奉著文殊師利菩薩,樓下「中央上人紀念堂」,則為紀念民初革命僧宗仰上人而設。 大智殿於一九七五年十一月十六日大佛城接引大佛開光時,同時落成啟用,至今已過了四十五年。四十五年來,除將文殊菩薩彩繪外,並沒有很大的改變。這裡定位為男眾佛學院同學修學的場所、早晚課誦和集會之用。 「除了文殊菩薩,這個殿堂『空無所有』。」叢林學院男眾學部主任慧喜法師表示,大智殿有別於佛光山其他殿堂,內部除了所供奉的文殊菩薩,壁面即沒有佛龕及小佛像,也沒有任何裝潢。由於平日不開放,也沒有所謂對外的信徒,但也因此讓男眾學部更能致力修學辦道,始終維持著一樣的外觀與功能,「不增不減」,以最簡樸的方式,回歸修行者本身的用功之處。 大智殿供奉文殊菩薩,希望男眾學部的學子,能像文殊菩薩深具智慧。大智殿的文殊菩薩為手持如意,象徵其智慧是圓滿的。文殊菩薩在過去除了曾為七佛之師,對釋尊也有教誨之誼。據《法華經.序品》記載,過去有日月燈明佛出世。其佛未出家時為大國王,育有八子。當時,日月燈明佛座下有位妙光菩薩,善能為人演說妙法。這位妙光菩薩就是現在的文殊菩薩。日月燈明佛涅槃後,妙光教化下,他們八人相繼成佛,轉次授記,最後成佛的,是燃燈佛。而釋迦牟尼佛又曾被燃燈佛授記,因此文殊可說是釋迦牟尼佛的「九代祖師」。 學習承擔 為教開創新局面 「中央上人紀念堂」為紀念宗仰上人而設,宗仰上人字中央,別號烏目山僧,江蘇常熟人,生於一八六一年,一九二一年圓寂。是江蘇金山寺監院,同時也是南京棲霞寺「中興第一代祖師」,被梁啟超譽為「我國佛教界中第一流人物」;參與發起成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愛國教育和推翻清朝為宗旨的革命團體──中國教育會,並任會長。上人與章太炎、章士釗一起,以《蘇報》為陣地,開展反清革命宣傳;與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患難相交,傾力相助。他於一九一九年發願復興棲霞寺,但尚未完成就圓寂。宗仰上人中興棲霞,是禪宗臨濟宗第四十四代祖師。 成立「中央上人紀念堂」,為期許男眾學部的學子,學習宗仰上人對社會人民關懷的精神和承擔力,為人間佛教開創新局面。紀念堂內有「佛光山宗仰上人紀念堂碑」,現作為禪堂,佛龕在中間,為傳統臨濟宗禪堂之格局。 以佛教祖師命名 深切期許 男眾學部的建築都是以佛教祖師命名,如馬鳴樓、龍樹樓、無著樓、世親樓等四棟大樓,為代表印度大乘佛教空宗、有宗開創性的祖師。以及以中國佛教宗派祖師命名的慧遠堂、玄奘堂、惠能堂、南山堂、賢首堂、智者堂、嘉祥堂、不空堂等做為教室,連同中央上人紀念堂共十三位人物,皆是從古至今,為佛教開宗立派、開創新局者。從建築的命名,可以看到星雲大師的深切期許。 大智殿僅有春節期間對外開放,據悉,此時會有很多考生來此禮拜,希望求智慧。當然不只考生族群,在人生的各階段都需要智慧,一旁備有為父母、新春、財富、家庭、歷代宗親、消災等各式祈願文。大眾可以各取所需,拿起祈願文,把握此殊勝難得的機會,在文殊菩薩前虔誠祈求開啟智慧,面對人生的每一關。 前一篇文章 法身寺、西來寺 南北傳佛教交流 下一篇文章 安平廣澤尊王 兩岸1噸陶土塑成 熱門新聞 01退休之後2025.05.0102【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5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6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7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8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9【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迷說悟 4-3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浴佛、蔬食、音樂會 旗山禪淨中心慶佛誕佛光山慶佛誕 僧信浴佛身心清淨國家祈禱日 美國洛城跨宗教共祈和平清德寺三好青年羽球賽 以運動傳遞正念佛光會北區幹部心之旅 經驗傳承共同行佛佛光山適耕莊禪淨中心 新據點奠基 作者其他文章【2023世界神明聯誼會】印地安人舞蹈〈大地之神〉 帶來療癒與祈福自由車環台賽高雄最終站 佛館出發盡覽美景大佛護佑 自由車公路錦標賽 佛館鳴槍起跑環保署合作佛館 共創淨零綠生活福報協會深耕校園 做好事有決心佛光山石獅子 傳承家族護教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