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未來藥師調劑中藥的資格將變得更嚴格,衛福部中醫藥司近日預告修正草案,從事中藥製劑製造、供應及調劑的藥師,修習中藥學分由十六學分增加至十七學分,其中中藥相關課程內容增加,另還要通過一百六十小時的中藥實習才算達標。
根據修正草案,一○九學年度起入學的藥學相關學系學生,未來若想製造、供應及調劑中藥,除修習的相關學分數增加一學分,跟過去課程內容相比,減少生藥學、但增加中醫概論、現代本草學、中藥藥物學學分。
此外,需要通過一百六十小時的中藥實習,實習場所可以是有調劑部門的中醫醫療院所、中藥製藥廠、藥局或中藥販賣業,每一場所的實習至少得累積八十小時。
衛福部中醫藥司司長黃怡超表示,以上調整是產官學研共同討論的結果,希望藥學系畢業生在中藥領域的知識技能更精實,提升中藥藥事服務品質。
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聯會副秘書長許有杉表示,支持這項修訂。不少社區藥局有販售中藥,對中藥與中西藥交互作用等知識不陌生,但很少藥師摸過中藥材,以致針對中藥材的煉、炮、炙、煨、伏、曝等加工調製方法較不熟悉,未來課程調整有助藥師知識技能提升。
不過,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常務理事陳潮宗表示,修訂仍無法解決中藥師不足的問題。現況下約高達九成八的藥學系畢業生都選擇成為西藥師,衛福部應考慮在藥學系中設置中藥組與西藥組,甚至新設置中藥學系,充分培養產業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