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廣
今天早上在書房校對稿子時,突然聽見附近國小運動會傳來的聲響。我被那輕快的音樂吸引,放下手中的工作,慢慢走到國小外圍時,看見操場有小朋友在表演舞蹈。其中有一女孩個頭較為矮小,動作也比旁邊的同學慢半拍,當她奮力搖動身體跳舞時,我竟感覺她像一隻落後的小鴨正努力追上同伴的腳步。她那搖搖擺擺的舞姿,雖然顯得有點笨拙卻笨拙得可愛,以致成了全場的亮點,吸引了不少掌聲與笑聲。
這讓我想到國小時跳土風舞,怎麼跳也跳不好,因為我的怯場,老師無可奈何只好讓我去當啦啦隊。如果當年我也像這小女孩一樣勇敢,也許會留下不一樣的記憶吧?當我回過神來,換了另一隊進場,播放的音樂竟然是〈青春舞曲〉︰「我的青春小鳥一去不回來,我的青春小鳥一去不回來。別的那呀呦,別的那樣呦,我的青春小鳥一去不回來……」他們才國小啊,對這首歌真的有感覺嗎?看他們跳得那麼歡暢,我立刻釋然了。他們只是跟著音符走,哪裡會去理會歌詞的意思呢?大概上了年紀,才會那麼容易就陷入記憶的漩渦吧?
但是記憶真的可靠嗎?我不禁想起王盛弘所寫的〈記憶銀橋〉︰「記憶是不可靠的,它任情感揉捏,是水,也可以是霧,或是結晶,地面的河流、天上的雲朵、極地的冰山。」但是在他的記憶裡,確確實實有一座橋,一座銀橋,無可虛擬,就位在他故鄉的八卦山山腳下。在那兒曾發生過令他歡欣也令他感傷的往事,其中有故鄉與好友交疊的影像,也有自己臨橋寫生的感觸。雖然在他的印象中,銀橋一直是「結實敦厚的一座橋」,但是記憶真的可靠嗎?他不禁自問︰「這清清楚楚的記憶不知有多少是自我的情感中繁殖出來的」?
事實上,記憶總是跟著年齡變換它的面相。我們自以為的真實,又包含了多少虛幻?但事件的真實,並沒有那麼重要。只要感情是真誠的,記憶就會在感情的浸染下,回歸純淨的真實,那才是真正可以讓我們依靠的。因此,相信自己心中恆存一座會發光的「銀橋」,矗立在記憶的迷霧中,也是很自然的一件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