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卑面對大自然 攻頂上百高山

 |2020.02.06
1769觀看次
字級
丁博慶自行編撰《安全登山手冊》,傳承登山知識給其他山友。圖/丁博慶提供

【本報台南訊】「這輩子與山結緣了!」今年六十二歲的前台南縣政府祕書丁博慶,自台南縣市合併升格當天退休迄今九年多,他從學生時代就愛上爬山,退休後更有時間爬山,還取得高山嚮導、領隊執照,把登山知識的傳承當作畢生志業,曾經擔任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副主委的他,這些年來南北奔波演講爬山的好處與注意事項,為機關團體代訓義工。

丁博慶大學時加入登山社,在前輩教誨下敬山,尤其對大自然無形力量,更必須保有顆謙卑的心,因為大自然變化無窮,尤其是山區,他提到多年前,彭姓好友一行五人由領隊帶領爬南一段縱走,其中原定兩天的行程,計畫在卑南主峰紮營,但因氣候轉變,臨時改以輕裝上山方式,打算趕在一天內完成,結果五人都受困。

丁博慶說,彭姓友人體力很好,再攻下一、兩座山,就可完成百岳,仍不敵大自然,得知友人受困山區,身為南搜隊員的他也搭乘直升機上山搜救,無奈最後包括友人在內共兩人因裝備不足耗盡體力死亡,除感到遺憾,更加敬畏大自然的無常。

他表示,四、五年前,曾受託踏勘向陽山、魔保來山、溪頭山到關山嶺山路況,但在八八風災後,路徑坍塌嚴重,幾乎都在六、七十度坡度橫切行進,且下著毛毛細雨,眾人爭議行徑路線,才能趕往天黑前抵達唯一可住宿溪頭山屋,他不斷祈禱,突然一陣陽光突破雲層,一條明顯路徑在他面前展開來,一行人才順利抵達山屋。

大自然教會他在高山前要更加謙卑,他說:「即便你體力、裝備、負重及經驗等都沒問題,甚有百分之兩百的把握,但入山後,仍得把主導權交出來,對所處的大自然察言觀色,體認它所傳遞的訊息,否則恐怕連性命都沒了。」

遇10 年最大風雪

仍順利瞻仰聖母峰

他入山前,一定都會說一句「打擾各位了」,因此,不論是團員後背包卡到山壁,跌倒差點滑落山谷或身體不適、病痛,最終總能化險為夷。他強調,「大自然教我們東西,我們必須虛心學習,否則大自然哪天反撲,到頭來受害的是我們呀」。

丁博慶雖無心專攻台灣百岳,卻已爬過八十多座,第一高峰玉山就爬了二十多趟,合歡山更爬了三十多趟,日本富士山、東南亞最高峰馬來西亞沙巴神山也盡在腳下。

他說,這些年來,陸續前往尼泊爾、印度及西藏朝聖之旅,瞻仰聖母峰也是他畢生的願望。

因此,二○○六年費周章安排到EBC基地營行程,卻遇上十年一次的大風雪,地陪認為以他的腳程應無法如願,「走多少算多少」,他沿途不忘默默祝禱,總算推進至五千六百二十三公尺處,順利的瞻仰聖母峰。

丁博慶還自行編撰《安全登山手冊》,七年多來已修訂五版、發送一萬三千多冊,傳承登山知識。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