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入花燈 蕭在淦糊出匠人魂

曹麗蕙 |2020.02.05
1994觀看次
字級
九十四歲新竹市國寶級花燈燈藝師蕭在淦,堅持用雙手製作絢麗花燈近八十載,技藝精湛。 圖/中華文化總會提供
九十四歲新竹市國寶級花燈燈藝師蕭在淦,堅持用雙手製作絢麗花燈近八十載,技藝精湛。 圖/中華文化總會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不是說物體糊成燈才是花燈,將故事糊成燈,也是花燈。」九十四歲、新竹市國寶級花燈藝師蕭在淦,無師自通、堅持用雙手製作花燈近八十載,昨獲頒中華文化總會「匠人魂」錦旗。白髮勝雪的他,談到傾注一生的花燈藝術時,總是笑容滿面,直說自己對於花燈的熱愛與創作,是不會間斷的。

全台元宵節燈會即將展開,中華文化總會與新竹市政府昨發布「匠人魂」系列花燈篇「祈心成願」影片,介紹蕭在淦與花燈八十載的情緣。

連3冠 獲都城隍廟匾額

「燈籠就像是手電筒,花燈則是能將一樣東西,注意它的每個細節糊成燈。」一九二七年出生新竹的蕭在淦,自幼耳濡目染,童年時看附近長輩做花燈產生興趣,天賦過人的他,「看著看著會做了」,且製作花燈時他完全不需預先構圖,他笑言:「可以說是天份,連竹子、木頭我都會做,看過就差不多知道怎麼做了。」

有一雙巧手的蕭在淦,成家立業後,經營商鋪之餘也投入愛好,協助朋友製作花燈。新竹都城隍廟擁有全台灣歷史最悠久的花燈競賽,一九三二年開始舉行迎花燈活動,在地俗稱「迎熱鬧」。蕭在淦一九八○年起接受其他師傅與陣頭請託製作花燈屢屢獲獎,一九九○年後便開始自己報名參賽,一九九一年起連續三年拿下首獎,並獲贈都城隍廟之寶「金門保障」複刻版匾額一座,這是連三年奪冠才享有的殊榮。

人間3奇 最愛龍鳳麒麟

八十年來不斷磨練手藝與創作的他,即使年逾九十,拿起材料捆綁骨架,動作依然輕巧細膩,他說:「糊花燈第一個步驟要框骨架,花燈的身體先拗起來,再來做腳做手,牽電線就是把電線綁在主結構上。」他不諱言,過去社會裡,傳統工藝是有需求才會有人去學,但隨著文化習慣慢慢改變,工藝技術逐漸沒落了。

被問到所有花燈裡,最愛什麼角色?他笑答:「我喜歡糊龍、鳳凰和麒麟,我把牠們取做『人間三奇』。」

蕭在淦晚年還會將社會故事做成花燈來告訴大眾,如太陽花學運也曾是他的創作主題,他坦言:「我會糊政治燈,看這個局勢,不服的事就是用糊燈來表現。」

他認為,花燈的流傳不只是代表春節應景,把故事與時事糊成花燈也是歷史文化的傳承,展現時代精神的方式之一,他道:「畢竟人的一生,現在說的話,後代都聽不到,老一輩如果離開了,後人看到這些東西、作品,才能有所回憶,這就是流傳」,他望著自己花燈作品,笑得滿足:「留一個文物給後代的人看到,我覺得很開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