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啟村心存恭敬 雕刻禪風羅漢

羅智華 |2020.02.04
3780觀看次
字級
陳啟村雕刻的羅漢尊者,其慈眉善目的莊嚴法相彰顯出慈悲風範以及禪意之美。圖/陳啟村提供
陳啟村信手拈來就是一件動人作品。 圖╱陳啟村提供
陳啟村(圖)雕刻大餅餅模(圖),送給林志玲作為新婚紀念。圖╱鄭維真、陳啟村提供
靠著精湛刀工與技藝,讓陳啟村獲得「人間國寶」殊榮。圖╱陳啟村提供

【記者羅智華專題報導】雕刻名家陳啟村靠著努力與天分,很年輕就當起佛像木雕學徒,於十八歲出師,並以傳統木雕為基底,結合東西方雕塑美學與現代藝術技法,走出自己的一派風格,信手拈來就是一件動人作品,不僅刻鑿出來的佛像、人物神情及姿態栩栩如生,靠著精湛刀工與技藝,更獲得「人間國寶」殊榮,連台南市政府都委託他打造「志玲姐姐」的大餅餅模,作為台南新婚紀念。

生長在閩南家庭的這位雕刻大師,剛上小學時完全聽不懂國語,「陳啟村!為什麼作業都沒寫?老師上課時你在打瞌睡嗎?」小男孩低頭不語,因為老師上課說的是國語,他有聽沒有懂,語言的隔閡讓陳啟村躲進繪畫的桃花源,雖然學業成績不亮眼,卻在美術方面展現過人天分,加上父親的鼓勵,讓他決定朝藝術之路邁進。十四歲的陳啟村拜師學藝,跟著府城福州派雕刻師傅學習木雕技法。

米開朗基羅 啟迪美學

當時學藝的佛像木雕店位於台南社教館對面,陳啟村一有空閒就會到館內看展,瀏覽名家作品也讓他心生嚮往,期盼有朝一日自己也能進入藝術陳列殿堂。他還記得,曾買了一本介紹義大利雕塑家米開朗基羅的書籍,開啟自己對西方美學的認識,更主動學習現代藝術與雕塑技法,在東西文化相互激盪下,除在無形中擴展學習視野,也為自身創作挹注養分與創新能量。

二十五歲那年,他參加台灣南美展,初試啼聲,一鳴驚人,榮獲首獎,往後更是獲獎連連,從第一屆奇美藝術獎、第二屆國家傳統工藝獎到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等,眾多獎項都可見到其作品。

靠著在木雕技藝的不斷精進,陳啟村在藝壇逐漸嶄露頭角,為傳統木雕開展一番新面貌。那個聽不懂國語的小男孩,終於在藝術創作上獲得了大眾掌聲。

陳啟村的創作多取材自生活與宗教信仰,以佛像雕刻為例,他會在創作前先勾勒好設計圖,拿捏好雕像的臉部線條與身形比例,再以鑿刀一刀一畫慢慢刻鑿出神韻,以他投入七、八年創作時間才完成的作品〈十八羅漢〉來說,不僅每尊羅漢尊者姿態各不同,慈眉善目的莊嚴法相更彰顯出慈悲風範與禪意之美,令人生起恭敬心。

作品遍全台 廣獲肯定

藉由融和傳統與現代的技法,讓陳啟村的神像雕刻受到青睞、作品遍及各地宮廟,從屏東五台山靈隱寺、高雄文武城隍廟、台南樹子脚寶安宮到土城鹿耳門聖母廟等廟宇,都可見到其作品身影。除了擅長的神佛雕刻,擁有一雙藝術巧手的他,還將創作觸角延伸至人物雕塑,細膩刻畫的生活細節,也同樣維妙維肖,並常以孩童、自己的女兒為靈感進行創作,藉此展現生動活潑的童趣氛圍。

陳啟村從開始創作迄今已四十多年,不只有多件作品被台灣歷史博物館、台南美術館、奇美博物館、日本平戶市松浦史料博物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等海內外藝術展館典藏,更在去年獲得「人間國寶」獎項。他說,「能受到國家獎項肯定是莫大榮耀,但也意味著肩負的使命更加任重而道遠」,他期盼能將自身技藝傳承給下一代,為台灣的雕刻藝術開創另一片繁花盛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