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清大發明仿視神經AI晶片 無人機自動閃障礙

 |2020.01.31
2247觀看次
字級
國立清華大學電機系教授鄭桂忠(前右3)、生命科學系教授羅中泉(前左2)率領團隊研發仿生物視覺神經的AI晶片,成功讓無人機模仿果蠅飛行閃避障礙。圖/中央社

【本報訊】AI(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各家科技公司研發重點,和未來生活大躍進的關鍵,國立清華大學電機系、生命科學系教授率領團隊研發仿生物視覺神經的AI晶片,讓無人機能夠模仿果蠅視神經偵測「光流」,並以此開發出AI網路,只要數十個神經元,就可取代需要大量CPU運算的傳統數學演算法,達到高效避障效果。

清華大學今(31日)表示,無人裝置過去多利用發射並接收反射的電磁波、紅外線等方式避開障礙物,相當耗電,且許多裝置同時運作時易互相干擾,科學家嘗試用光學鏡頭分析影像避障,但需處理的資訊量太大,速率難以提升。

根據《中央社》報導,研究仿神經系統的清華電機系教授鄭桂忠表示,要突破目前AI人工智慧發展限制,一定要向生物取經,因此和研究果蠅大腦的生命科學系教授羅中泉合作,師法果蠅的視神經系統,共同研發出仿昆蟲視覺的省電、高效率AI晶片。


影片來源:Youtube/清華大學

鄭桂忠指出,果蠅眼睛像素低,大腦會自動過濾掉不重要資訊,處理收到的輪廓、對比等視覺訊號,如在飛行時忽略不動的山川、建築,只把焦點集中在會移動、快撞上的物體。

《中央社》報導,鄭桂忠說,研究團隊將上述果蠅特性應用在AI晶片上,運用手勢操作無人機飛行,例如比出5手勢無人機會向前飛,比2手勢無人機會停下,電腦只要識別手指邊緣輪廓即可,節省運算資源。

清華生科系教授羅中泉指出,「光流」是生物移動時周遭景物在視野中所留下的相對運動軌跡,大腦可藉由分析光流了解周遭物體的距離;應用在無人機上,就能在飛行時避開障礙物。

羅中泉表示,仿果蠅視神經偵測「光流」所開發出的AI網路,可取代需要大量CPU運算的傳統數學演算法,達到閃避障礙、省電目的。清大表示,研究團隊獲得科技部射月計畫、工研院計畫、清華校內競爭型團隊計畫的支持,並與無人機業界龍頭經緯航太產學合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