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日本《每日新聞》讀書輿論調查顯示,活躍二十世紀並長留人心的作家,第一位是司馬遼太郎,第二位是松本清張,第三位是夏目漱石。另有某雜誌的一項「傑作小說」調查,對象是三十歲左右的男女讀者;因為是「傑作」,選出的作品以純文學為主,結果,有幾項統計出人意表。高中生以下就讀過的小說前五名:夏目漱石的《少爺》、芥川龍之介的《羅生門》、井伏鱒二的《山椒魚》、太宰治的《人間失格》、森鷗外的《舞姬》;閱讀後記憶深刻而且感到很有意思的前五名小說:中島敦的《李陵山月記》、芥川龍之介的《羅生門》、夏目漱石的《少爺》、←口安吾的《白痴》、井上靖的《天平之甍》;閱讀後感到很無趣的小說:川端康成的《雪國》、森鷗外的《舞姬》、島崎藤村的《天明之前》。
夏目漱石的《少爺》和芥川龍之介的《羅生門》,向來有人氣,入選可以想見,而令主辦人員「竊笑」的,則是川端康成的《雪國》竟然是閱讀後感到很無趣的小說之一。川端康成與大江健三郎都得過諾貝爾文學獎,但是其作品在國內並不是那麼受人歡迎;森鷗外與夏目漱石都是明治時代的文豪,但是根據史料記載,明治時代四十五年之間;但是若要論及「暢銷作」,則是尾崎紅葉(一八六七 ~ 一九○三)的《金色夜叉》與德富蘆花(一八六三 ~ 一九五七)的《不如歸》。
松本清張再度成為「人氣作家」
在松本清張逝世十五周年之際,日本再度掀起閱讀松本清張熱潮。日前《朝日新聞》以《無盡的松本清張》為題,分析這位社會派推理小說的鼻祖何以受到當今日本民眾的關注。
松本清張被視為日本文壇一代大師、傑出的推理小說家,與柯南道爾、阿加莎‧克里斯蒂並列為世界推理小說三大宗師,作品量超過千部,其中大多數於近期陸續加印,同時日本影視界也開始爭搶其作品,例如被譽為「世界十大推理小說之一」的代表作《點與線》,日本朝日電視台將改編為電視劇,在今年秋天放映。不少年輕人先看了這些作品改編的影視劇,進而引發閱讀小說原著的興趣,成了新一代的「清張迷」。
東京藝術大學附屬音樂高中三年級的栗田奈奈子,在國語老師的鼓勵下,將閱讀松本清張的另一部代表作《眼之壁》做為自己的暑假作業,「讀後感」獲得松本清張紀念館主辦的全國性徵文比賽的最優秀獎。日本評論界認為,松本清張向來不滿足於傳統推理小說的詭計解謎,他在作品中加入了社會寫實內容、人類的慾念和犯罪動機分析,可謂開日本社會派推理小說先河。在今天的日本,人們很容易從松本清張的作品當中尋找到諸多社會問題的根源。
《朝日新聞》的述評則稱,松本清張之所以在今天再度成為「人氣作家」,與其作品文筆流麗、篇章簡短,符合現代人的節奏也有密切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