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樂高
「三個願望會不會太多?」
最近對生日的意象一直出現的是一個蛋糕麵包的畫面。長得像是檸檬對剖的形狀,上面塗了層奶黃色的白巧克力,大約巴掌大小,置放在房間角落小小的堆了許多日常用品,所剩空間不多的木桌上。就一個蛋糕麵包。
那時的我十歲出頭吧,國小國中的年紀。那是爸爸準備了給我的生日禮物,得坐上二十分鐘公車到街上才有麵包店可以買得到的。平日裡嚴肅的爸爸,總記得每個人的生日,總會準備個小小的驚喜,在物質缺乏的那個年代,在經濟捉襟見肘的我們家,爸爸從不會讓我們覺得日子有多艱困。
據說蛋糕的起源是古希臘人為了表示對月亮女神的崇敬衍生而來;據說只要一口氣吹熄蠟燭就能實現心願;據說在歐洲,最初只有國王才能擁有蛋糕;據說在我們後來總能買個大大的蛋糕插上滿滿的蠟燭為爸爸慶生時,爸爸默默許下的願望多是能回一趟老家,和在戰亂中分離的親人相聚。
後來爸爸倒是真的回了老家幾趟,憑著十來歲的記憶追索著近一甲子滄桑過後的街廓,但是屋瓦殘垣連個影子都不復見,更別提能有什麼安然的故人了。原來,許的願其實並不真的能夠實現。
印象中的爸爸除了脾氣不好,生活處事一貫的淡定而有規律,小時候對我們管教甚嚴,大了以後又完全讓我們各自發展,對子女的期望自是有的,卻從不曾出口要求得達到什麼境界。什麼都好,什麼都泰然。八十年的塵世煙雲,縱使多的是未竟的心願,想來他定是笑笑走過,瀟灑一生。
羨慕能夠放肆許願的青春,羨慕有人為你背負願望的歲月。羨慕有爸爸可以慶生,有爸爸一起慶生的日子。於是,就許個願在夢裡相見吧,管他是黃粱還是蝴蝶。
至少,願望是推著人走下去的動力。或者說是,拉著你往前衝的吸引力。訂一個目標,畫一條終點線,想像目的地的風景。最主要是享受過程,欣然前往——這是爸爸的啟示。
許什麼願好呢?就算不會實現。
許什麼願好呢?也許就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