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無論是國軍空中救護隊,還是內政部空中勤務總隊,執行飛行救護任務都是艱巨危險的挑戰,豐富的經驗與精準的判斷,更是搜救成敗的重要關鍵。
「如果不是她判斷正確,搜救不會如此順利」,素有「台灣高山活地圖」之稱的登山達人陳秋霞,引導搜救人員改從「烘爐地山」進去救人,二個半小時就到失事現場,不到十二小時結束搜救任務。縣消防局長徐松奕說,山區地圖就印在陳秋霞腦海裡,還好這次有她精準判斷搜救方向,才能縮短救人時間。
空軍UH60-M黑鷹直升機二日上午傳出迫降在新北及宜蘭「桶後溪谷」,造成八死五傷。救人與間賽跑,原本縣消防局搜人員要沿著桶後溪上去救人,但根據熟悉山區地形的消防局課員陳秋霞研判,應該改從「烘爐地山」進去找人,才能大幅縮短救災時間及距離,縣消防局通知搜救大隊聽命,上午十時多在櫻花陵園「渭水之丘」集結上山。
熟門熟路的陳秋霞為求快速抵達事故現場,身上沒有背重裝備,走在隊伍的最前面。她說,第一時間給的搜救定位點是烘爐地山左側,他們大約中午趕到那邊並沒有看到,待接獲修正點時,當下選擇從山坡下方往上切,這時候山區也傳出求救哨音,「他們只要聽到哨子聲音,就一直往前,硬開路上去」,山區霧很大,回音很大,容易被誤導,後來決定分組去找,最後才在烘爐地山的東側偏南發現墜機。
海鷗救護隊不怕苦
使命必達
時間回溯二○○九年莫拉克颱風重創嘉義縣山區,逾萬名災民受困,面臨斷炊,空軍海鷗救護隊與時間賽跑,直升機將民生物資運送災區,再將老弱婦孺、病患、孕婦、遊客,接運下山,從早飛到晚,官兵疲於奔命,毫無怨言,災民看到官兵激動落淚,直說「謝謝」,官兵說「災民安全一切辛苦值得!」
梅山鄉九十五歲老阿嬤李陳潯與兒子李木獎,被直升機以吊籃吊掛上機,平安脫困,阿嬤滿臉驚恐,被記者問到「怕不怕?」她說:「阮嘸驚,阮嘜呷百二。」
「當軍人,接到命令就要完成任務!救災視同作戰。」退役十多年前救護隊長錢建純上校說,海鷗飛行員精實苦練,執行戰備、救災救難、觀測及行政專機等任務。飛直升機被外界視為高危險的職業,但成軍七十年,海鷗弟兄姐妹們前仆後繼,不畏艱苦使命必達,錢建純強調「完成使命是軍人天職」。
在天空變男孩
婚事暫擺一邊
「在天空我是男孩!」救護隊女飛官趙雅慧是國內首位原住民女飛官,屢屢完成艱辛救援任務,晉升最高階教官,她是賽夏族人,在海鷗部隊服務十一年,從副駕駛開始,飛行八百小時升正駕駛,可說「媳婦熬成婆」。她原就讀台北商專會計科,「學校布告欄張貼女飛官招生簡章吸引我」,考取空軍官校八十五年飛行軍官班。
「魔鬼訓練不分男女。」趙雅慧從柔弱女子蛻變英挺軍人,出操打野外,空間三度翻滾訓練,星夜特訓,「累得筷子都快拿不動,精神肉體到達極限」,一度撐不下去,同學學長鼓勵咬牙通過挑戰,分發海鷗部隊,她參與九二一大地震、八八風災等救難任務,二○○二年榮獲青年獎章。她說,每次救難總是驚心動魄,首次執行夜航救援,暗夜雷雨天,風大浪高,飛到釣魚台海域,救起漁船一名心臟病發大陸漁工。
女飛官洪愛雯為九二一大地震搜救任務,將婚事暫擺一邊投入救災,每天依指示駕直升機飛往災區搜救、運補,還到災區吊掛屍體,因公忘私。
災後,洪愛雯與夫婿在高雄市完成婚禮,由於同袍忙救災,不克參加婚禮,她「歸隊」在嘉市餐廳宴請救護隊同仁,她說,雖然未婚夫鼓勵她以災民為重,但還是不忘以關心口吻說「開飛機要多小心」,讓她覺得很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