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論文發表會安排《全集》論壇,由妙凡法師(右起)主持,邀請程恭讓、溫金玉、唐忠毛等教授進行專題論述。圖╱人間社記者知泉
【人間社記者石露宜興報導】二○一九年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論文發表會在十二月二十八日安排《星雲大師全集》論壇,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主持,邀請發表會指導老師中國上海大學文學院程恭讓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溫金玉教授、華東師範大學唐忠毛教授展開專題論述。有發表論文的碩博士生、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法師、義工共百餘人參與。
程恭讓談「傳統佛教的現代詮釋」,指出當前整個人類文化面臨轉型,社會經濟和技術高度發展,引發生活巨變,但是人類的生命仍然脆弱,佛教仍能為人解決生命無常的困惑。《全集》是推動佛教轉型幾代人心血的結晶,不僅是人間佛教的寶典,也是現代社會發展的指南,更是對佛教經典的現代詮釋。
唐忠毛以「社會與人生」為主題,談到佛教與人生的關係,表示佛教最初就是為了解決人生問題。佛教傳入中國後,在思想、習俗、藝術方面深刻改變了中國人的生活實踐;但隨著佛教發展,到了明清佛教逐漸與人生脫節。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太虛大師提出了人生佛教;無論是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還是太虛大師,都講做人和成佛的關係,只有先積極改善人生,然後才考慮生死解脫,達到法界圓明。
「淨土是諸上善人自在之處,佛可自悟,而眾生則需被啟發信心,淨土法門萬修萬人去,淨土就是佛法。」溫金玉主講「佛教的淨土思想」,指出人間佛教就是與佛陀本懷契合。星雲大師的淨土新解中,提出四點:環境的優雅,這恰恰契合青山綠水生態文明的環保理念;道場建築的宏偉莊嚴,方便整潔;人我關係的和諧,透過身口意的淨化,在禮貌待人中達到人際和諧,最後則是人身心的和諧。
論壇尾聲,教授們特別推薦《全集》中,《佛法真義》、《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和《釋迦牟尼佛傳》,鼓勵大眾開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