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河內國家大學陳仁宗學院舉辦國際研討會,各國家地區學者、佛教界代表歡喜與會。
圖╱知賢提供
【人間社記者心法河內報導】越南河內國家大學陳仁宗學院十二月二十八日在校內舉辦國際研討會,今年會議以「人間佛教與當代社會問題」為主題,討論佛教思想如何對於社會教化的問題及影響。
與會學者及來自越南、泰國、美國、台灣等國家地區代表,包含大學校長、副校長、專家學者及佛教界代表近五十人與會,收錄近二十篇論文。開幕式由河內國家大學陳仁宗學院副院長賴國慶致歡迎詞,感謝大家蒞臨參加研討會。
此次會議中,陳仁宗學院特別邀請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副祕書長覺多法師參與,並發表「試探宗教的社會功能──以佛光教團為例」,法師分享佛光山教團從文化、教育、慈善、共修四面向回歸佛陀本懷、力行菩薩道,落實慈悲濟世精神。
菩薩義工
點燃人性光明
「有一群義工從服務中得到歡喜,認識自身的價值,找到生命的舞台,實現人生的理想。」覺多法師指出,許多佛光義工受到諸佛菩薩精神的感召,認同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推動人間佛教的理念,在全球各地發心服務,並以大乘菩薩的精神,默默奉獻己力,投身慈善賑濟、關懷病患、環保節能、捐血助人、服務人群、利樂眾生,「我們稱他們為──菩薩義工,社會因為有了這群菩薩義工,為人間增添無限溫暖與善美,燃起悲智願行慈善火苗,處處點燃人性光明與希望」。
覺多法師更從佛光山教團中對社會的功能角度,發現可以對應到馬斯洛所提出的「人類需求理論」,從最底層的「生理需求」到最頂層的「自我實踐需求」,並探討佛光教團如何透過各種多元全方位的弘法活動,盡最大努力照顧社會弱勢及黑暗角落群體,早日實踐人間佛國淨土。
佛教思想
多元角度運用
此外,南華大學教授知賢法師亦受邀參與,發表論文「To Apply Buddhist Systems Methodology into a Vietnam Business Enterprise(運用佛教系統方法論於越南企業)〉。
各學者專家所發表的論文,多元且深入,有針對佛教思想與心理學的探索、佛教團體與社會教化的案例分享、佛教思想與正念靜坐的影響,也有佛教思想與教育學、社會學及管理學的運用等。
此次研討會更有泰國著名佛教大學、摩訶朱拉隆宮大學校長親自率領該校多位法師學者參與,會中更由校長頒發榮譽博士學位,給予越南河內國家大學總校長暨陳仁宗學院院長阮金山教授。
阮校長於致感謝詞時,表達透過這個研討會的交流及經驗分享,希望大家能夠共同探討如何以佛教慈悲為懷的精神,解決社會問題。與會大眾皆表達參與此次的研討會,學習到很多,也法喜充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