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爸爸」葉傑生四處演講,向兒童傳遞生態保育觀念。圖/葉傑生提供
【本報台北訊】今年六十四歲的「動物爸爸」葉傑生,二○一一年從台北市立動物園園長退休,愛護動物的心沒退休,他近年創辦「動動教育學會」,走訪校園、圖書館,向兒童傳遞生態保育觀念,「比在公部門更海闊天空」。
葉傑生表示,生態平衡要靠所有人共同維護,台灣本來是寶島,但現在面臨很多濫墾濫伐問題。
「我現在不用守在動物園,可以到處演講」,葉傑生倡導兩樣觀念,第一是以動物為師,很多偉大的人類發明都是學習動物,像是直升機學蜻蜓、飛機學鳥類、推高機學糞金龜、吊車學長頸鹿。
他說,第二點是「有愛心照顧動物的孩子,就會對別人保持善意」,可透過照顧動物愛屋及烏,了解生老病死進程,更能懂得尊重生命和他人,進一步建立品德教育,「從愛護動物談生命教育,比空泛理論更紮實」。
葉傑生創立學會到處演講,「一步一腳印慢慢推」,到大學校有上千人聽,就算到小學校,照樣用心演說,在地區圖書館還有很多父母帶著小朋友來聽。
葉傑生說,動動教育學會主軸是愛護動物,希望完成生命教育、生態保育、動物平權等三項指標。「待在公部門時較局限,退休後反而海闊天空」,葉傑生待過很多公家機關,包括台北區監理所、民政局、選舉委員會等,最後一個職位是台北市立動物園園長,也是讓他最捨不得的工作。他說,在職時就很想推動生態教育,退休後決定成立學會。
除了用教育改變環境,葉傑生還很有藝術細胞,明年將辦第五次個人書畫展,用甲骨文表達十二生肖的演變。為何不是描繪動物外型?他說,已很多人畫過動物,這次希望改用文字呈現,也會強調動物保育的重要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