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義大利追隨法國腳步,明年起將對科技業巨頭開徵「數位稅」,此舉可能加劇大西洋兩岸的貿易緊張局勢,且各國為臉書、Google母公司字母等大咖課稅問題而舉行的談判,可能面臨更多變數。
義國國會在本周通過的新稅,預定明年一月一日生效,對全球年營收超過七點五億歐元(約八點三一億美元)、且義國市場營收至少占五百五十萬歐元的業者,將對其部分數位營收課徵百分之三的數位稅。
義國政府預估每年可運用的稅收將因此多出七億歐元,且影響的只有廣告等「企業對企業」(B2B)交易,以及雲端運算等服務,不包括Netflix 、Spotify等數位內容串流服務。
針對一百多個國家如何在數位時代修改企業稅制的問題,在義國和法國率先徵收數位稅後,可能會面臨更多變數。許多國家抱怨,美國科技業者在當地雖有很多用戶,但繳納的營業所得稅卻太少。多數國家雖仍未自行課稅,但這種立場可能逐漸動搖,英國、加拿大等國可能也準備課稅。
在法國決定開徵數位稅後,馬上招致華府譴責,美國擬對葡萄酒、起司、手提包等法國貨,加徵最高百分一百的關稅。川普政府也放話將對義國採取報復行動。
法國財政部發言人表示,義國開徵數位稅,將使美國面臨更大壓力,進而迫使華府尋求在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層級達成協議。法義兩國都表示,若各國能在OECD層級達成協議,這兩國將廢止數位稅。
為避免對美企重覆課稅,美國政府在OECD的協助下,談判態度一度比以往更積極,希望能達成國際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