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流感進入流行期。圖為民眾前往醫院施打公費流感疫苗。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上周類流感就診突破十萬人次,新增五十五例重症病例,衛福部疾管署昨天宣布,本周正式進入流感流行期,比預估提前兩周,但推測流感高峰期仍出現於明年春節。新增重症患者中,最小為北部三個月大男嬰,但有二十名是五十至六十四歲中壯年,屬第三階段公費疫苗接種對象,提醒民眾注意防範。
另外,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共六百零四萬劑,跟過去兩年一樣占全人口百分之二十五,但遇到史上第一次提供四價疫苗,且最晚開打。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坦言,今年「打氣」旺,以目前接種速度推估,公費疫苗可能於春節前用罄,呼籲民眾別觀望,如果不在春節前出來打,恐怕就沒有辦法打到疫苗。
疾管署監測顯示,國內上周門急診類流感就診達十萬四百四十二人次,較前一周增加百分之七點六,急診類流感就診病例為百分之十一點八,超過流行閾值百分之十一點五,顯示正式進入流行期。羅一鈞指出,今年流感疫情進入流行期時間,比過去兩年提早一至兩周,與日本差不多,
流感併重症增加,羅一鈞分析有兩個原因,一是夏季流感持續,直到十月仍未到谷底而直接銜接冬季;二是今年目前流行種類為H1N1,相對於以往H3N2、B型流感,對中壯年引起重症、嬰幼兒引發腦炎的比率較高,導致個案數增加。
羅一鈞指出,H1N1是二○○九年之後才出現的新型流感病毒株,許多民眾幾乎沒有得過,感染後可能因免疫反應旺盛,對抗病毒時也破壞自體細胞,導致重症,威脅較高。他說明,上周北部三個月大男嬰,於十二月十二日發病,隔日送入加護病房,確診為A型H1N1併發腦炎,目前仍住院治療。
平日健康的中壯年也不可掉以輕心,有三至四成重症患者是五十到六十四歲中壯年族群,占上周五十五名新增重症病例三成;若以十月一日統計至昨天,流感個案五十至六十四歲有一百一十四例,占總數三百五十八例的百分之三十二。
羅一鈞也強調,因今年適逢暖冬,若氣溫偏暖、今年接種率比去年同期好,再加上目前醫療院所有發現B型流感個案增加趨勢,未來一個月流行病毒型別可能轉變。研判流感疫情不會大幅上升,預估冬季流感高峰期仍會出發於農曆年期間。
季節性漸打破
全年保持警戒
過去流感疫情幾乎是冬高夏低,近年夏季流感卻愈來愈晚結束、疫情一年比一年高。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立民表示,流感重症病例數增加可能反映人口老化,預期未來病例數會愈來愈多。其他可能原因還包括病毒可能有輕微改變,及空氣汙染沒改善,為人口免疫力帶來風險。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感染科主治醫師王任賢則說,流感病例數與重症數可能受氣候變化影響,但今年的統計數據升高,是否是氣候暖化帶來的影響,可能需要更長期的觀察才能下定論。
流感病例似乎愈來愈不集中於冬季、趨向一年四季都有流感,黃立民建議,「民眾唯一能做的事是顧好自己健康」,戒除菸酒、避免三高慢性病、該接種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時應盡速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