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中達成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後,中國大陸央行前調查統計司長盛松成十五日表示,從周期性因素看,中國經濟已達階段底部區間,預估今年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將不低於百分之六點一,甚至略高。
他並表示,按照目前的經濟運行和政策措施,正常情況下,明年GDP不會跌破百分之六,甚至略高。所以,「保六」與否的問題可能並不存在,重要的是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提高全社會積極性,提升長期潛在生產率。
陸媒《第一財經》報導,現任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盛松成十五日在上海出席一場金融論壇發表演講時,作以上表示。
中美十三日宣布達成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後,原先普遍預測中國二○二○年GDP成長恐「破六」的聲浪,近日轉趨樂觀。
盛松成表示,中美經貿關係是影響中國對外貿易的一個重要因素。從目前中美經貿談判的進展看,對外貿易的下行也幾乎見底;而且物價和經濟成長指標顯示,全球經濟衰退的風險在下降,外需可能將有所好轉。
路透引述海通證券宏觀團隊分析稱,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定的達成,也意味著中美貿易從摩擦走向緩和,中美經濟從脫鉤回到融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明年要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預計明年的經濟成長有望穩定在百分之六以上區間。
香港電台報導,渣打銀行北亞及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丁爽昨天預測,今年中國GDP成長將達到百分之六點二,明年則放緩至百分之六點一,較市場預期樂觀。他相信中央會繼續透過財政政策推動成長,注重民生及基建投資,並透過貨幣政策配合,提供市場充裕流動性。